2021年,山东一位老人在晨间遛弯时,发现路边被人遗弃的旧沙发,觉得拆了能当柴火烧,便费力将其拖回家中。可当他拆开沙发外层时,竟吓得浑身发抖,连忙拨通了报警电话。 【消息源自:《齐鲁晚报》2021年5月《八旬老太遗产惊现废弃沙发 拾荒老人连夜报警寻失主》专题山东省公安厅2021年典型案例通报会实录】 杨老汉的钢丝钳卡在沙发弹簧上时,金属断裂声在黄昏里格外刺耳。这个被雨水泡得发胀的旧沙发躺在高档小区后巷已经三天,黑色真皮裂开的口子像张嘲笑的大嘴。他抹了把汗,心想这些木料够烧半个月的土炕——直到弹簧片突然弹开,露出夹层里泛黄的油纸包。 "这啥玩意儿?"老杨的河南口音在巷子里打了个转。油纸包撕开的瞬间,成捆的百元钞票像豆腐块似的砸在他解放鞋上,最底下还压着两块沉甸甸的金条。老人蹲着的膝盖突然发软,右手下意识抓住生锈的垃圾箱边缘,左手还捏着半张1987年的《参考消息》——那报纸垫在金条下面,铅字已经晕染成模糊的灰蓝色。 派出所王副所长赶到时,看见老人正用树枝在钞票堆周围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圈。"王所长,这得按文物案办吧?"老杨举起老人机,屏幕上"110"三个数字还没暗下去,"你看这金条上刻着'民国廿三年'哩!"辅警小张憋着笑蹲下检查,突然不吭声了——最新那沓钞票的封条上,银行印章日期清晰印着"2019.12.30"。 银行流水像侦探小说线索般展开。那十二万八千现金里,有七捆是连号的2015年版,三捆带着某证券公司的捆钞条。最让民警头皮发麻的是金条上的"济南庆丰银楼"钢印——这家1934年开张的老字号,建国后改成国营百货商场,正好是失主家老太太当年当会计的地方。 "咱妈总说沙发里有宝贝..."穿着GUCCI拖鞋的陈家女儿在派出所直跺脚。监控显示,去年装修时工人曾把沙发抬到楼道三天,老太太那会儿阿尔茨海默症刚确诊,却坚持要亲自看着沙发搬回来。她大哥突然想起个细节:"去年清明妈非要在沙发缝里塞桃木枝,原来是在藏这个!" 老杨第二天就被社区书记拉去开表彰会。主席台上"拾金不昧"的锦旗红得扎眼,台下坐着二十多个来"取经"的拾荒老乡。"杨叔,你要了那两万酬金能买多少车废品啊?"散会时有人起哄。老人把搪瓷缸子往三轮车斗里一扔:"我要真图钱,昨晚就该骑着这'宝马'直奔国道了!"笑声中,他瞥见小区物业正在垃圾站新贴的告示:"大件物品拆解检查流程"下面,不知谁用粉笔加了行小字:"学学机械厂老杨头"。 这事过去半年后,王所长在季度总结里写了段话:"...该案促使我局与民政局联合推出'银发安心'行动,目前已在17个社区培训老年安全收纳员46名。"而老杨的钢丝钳现在别在了居委会工具墙上,和消防斧挂在一起——像把褪了色的道德标尺。
2021年,山东一位老人在晨间遛弯时,发现路边被人遗弃的旧沙发,觉得拆了能当柴火
自由的吹海风
2025-04-14 09:03:46
0
阅读: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