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我们喊话了!刚豁免部分商品关税,美国对我们喊话了!4月13日,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美国总统特别任务特使格雷内尔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认为,与中国进行谈判,从而找到摆脱贸易对峙局面的出路至关重要。该特使声称,至于中国,特朗普总统向我们展示了他既能对中国施压,同时又能与中国对话。 特朗普政府突然玩起了关税变脸术——前脚刚豁免36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对等关税”,后脚就通过特使格雷内尔放话,声称“特朗普总统认为与中国谈判至关重要”。这出看似矛盾的政策摇摆,实则暴露了美国在贸易战泥潭中的真实处境:当关税大棒连续挥舞七年后,美国自己先扛不住了。 2025年4月实施的全面对等关税本是特朗普政府的终极施压手段,却成了扎向自己的七伤拳。 耶鲁大学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数据显示,过去12个月美国进口商为关税多支付了1870亿美元,其中63%最终转嫁到消费者头上,导致普通家庭年均开支增加2100美元。 沃尔玛、塔吉特等零售巨头被迫连续三个季度下调利润预期,货架上的玩具、服装价格平均上涨12%,连美国农业部都承认,食品通胀中有19%直接源于对华关税。 更致命的是科技产业链的反噬:苹果公司因iPhone组件关税增加,2024财年净利润暴跌22%,不得已将15%的产能迁回美国,却因本土制造成本高企导致新款手机价格飙升至1599美元,销量同比暴跌35%。 此次豁免的20类商品看似诚意满满,实则藏着精明算计。半导体制造设备、智能手机组件等占中国对美出口额的38%,但美国商务部特意保留了10%的基础关税,并要求中国企业必须通过指定代理商申报,等于给豁免政策上了紧箍咒。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对先进制程芯片、AI芯片的关税壁垒纹丝不动,甚至将3家中国晶圆厂新增列入实体清单。 这种选择性松绑说白了就是政治作秀——既要安抚硅谷大佬们的联名抗议(180家科技企业曾集体致信国会反对关税),又要维持对华强硬的竞选人设,典型的既要又要心态。 中国的反制组合拳早已让美国尝到苦头。当美国农业部发现2025年一季度对华大豆出口暴跌67%时,才意识到中国早已在南美找到了替代品:巴西对华大豆出口量激增42%,阿根廷的豆粕订单暴涨300%。 波音公司更惨,连续18个月没有接到中国新订单,眼睁睁看着C919客机在东南亚拿下230架订单,而自己的737 MAX机型在华复飞申请被无限期搁置。 最让美国头疼的是科技自主化的突破:华为麒麟X90芯片实现14nm工艺量产,长江存储的3D NAND闪存市占率突破15%,美光科技在华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45%腰斩至18%,被迫关闭了两座俄勒冈州的晶圆厂。 全球产业链正在用脚投票,证明美国的关税霸凌不得人心。欧盟率先打响反制第一枪,对价值298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威士忌加征25%关税,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开警告:“若关税战持续,大众、宝马每年将损失30亿欧元在华利润。” 就连加拿大、墨西哥这些亲密盟友也没惯着,分别对美国钢铁、农产品实施配额限制。 反观中国,与东盟正式启动的“数字丝绸之路”成效显著,10国共建的跨境电商平台日均处理订单突破800万单,RCEP区域内贸易额一季度同比增长19%,形成了“去美国化”的经济小循环。 美国此刻急于回到谈判桌,恰恰印证了中国“以斗争求团结”策略的正确性。商务部发言人明确表态:“谈,可以;但必须基于平等尊重——美国需先取消对28家中国实体的制裁,恢复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正常运转,停止将经贸问题政治化。” 这让笔者想起75年前的抗美援朝:当美国在板门店谈判桌上说“让大炮和机关枪去辩论”时,中国军人用钢铁意志证明,平等对话只能建立在实力对等的基础上。 如今美国想重演边打边谈的老把戏,却忘了中国早已不是1999年在贝尔格莱德被炸后只能抗议的国家——我们的反制清单里,既有稀土出口管制这样的“资源牌”,也有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格局牌”,更有14亿人统一大市场的“底气牌”。 当特朗普政府不得不承认“关税政策导致美国GDP增速下降0.8个百分点”时,这场持续七年的贸易博弈走向已清晰可见:美国试图用关税讹诈遏制中国发展的战略彻底失败,而中国凭借完整产业链、超大规模市场和自主创新能力,正成为全球经济稳定器。
美国对我们喊话了!刚豁免部分商品关税,美国对我们喊话了!4月13日,根据俄罗斯卫
清音绕耳旁
2025-04-14 21:53:54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