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任弼时去世后,按照最高规格为其安排丧事。因为,当时因为未提倡火葬,所以任弼时的遗体是被放在棺材里安葬在八宝山公墓。 这是任弼时追悼会上,周总理与刘少奇表情凝重地看着革命战友的遗容。刘少奇与周总理、任弼时曾在革命战争年代结下深厚的革命友谊。 任弼时任中央苏区中央局委员时,曾与刘少奇共同抵制“左”倾路线对工会运动的错误打击。刘少奇在《斗争》杂志撰文批评“强迫工人罢工”政策,任弼时在政治局会议上公开支持,称“少奇同志是真正懂工人的”。 湘江战役后,任弼时率红六军团与周恩来所在的中革军委失去联系,他果断决定“先向黔东机动,再寻中央红军”。周恩来得知后感叹:“弼时的战略嗅觉救了这支部队。” 任弼时高血压恶化仍坚持工作,周恩来特批苏联医疗组驻留西柏坡,刘少奇每日晨起为其送药。三人共同起草《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通信》时,任弼时昏倒前最后一句话是:“土改必须结合生产,这点少奇要盯紧。” 任弼时病逝前,周恩来每周探视三次,曾亲手绘制《苏联疗养院平面图》劝其休养。刘少奇在追悼会上含泪写下挽联:“三十年生死同舟,遗嘱谆谆如昨语;千万里云山远隔,热血耿耿照汗青。”
1950年,任弼时去世后,按照最高规格为其安排丧事。因为,当时因为未提倡火葬,所
世界通
2025-04-15 00:03:02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