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深入揭露了大明朝的衰败过程,解释了道德并非万能,一味的守着僵化的旧体制,只会令王朝裹足不前。
本书作者黄仁宇,人生履历也是相当不简单,1918年出生于湖南,18岁考入南开大学,学的是机电工程,上学没多久抗战爆发,一腔热血投笔从戎,打了十几年仗,在战后34岁到美国读书,先读新闻、后读历史,12年后获得历史学博士。
1976年,58岁的黄仁宇已是纽约州立大学教授,在此期间他用英文写了一本书《无关紧要的1587》,自己很满意,然后投给各个出版社,但遭到一家接一家的退稿,还被纽约州立大学辞退,为此黄仁宇极度郁闷。不甘心的他将英文版的《无关紧要的1587》翻译成中文,托人带回国内,想碰碰运气,没想到这本中文版的《万历十五年》一经中华书局推出来,市场反应和影响都非常的好,黄仁宇从此成名。到后来他的每一部作品都很受追捧,
黄仁宇曾回顾说,当初在美国遭遇退稿的原因,一是比较市场化的出版社,认为他的书夹杂着大量思辨的内容,本质上属于一本学术著作;而学术类出版社则认为他的书过于文学化,这不是学术类书。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这本书是把文学化的手法和史学性结合起来的一本书。
听书还是不及看纸质书来的深刻,容易被播讲者带着节奏走,所以还是要买纸质书,下单一本《万历十五年》细细品读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