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年在抗战中屡立奇功,又是蒋介石最为倚重的“天子门生”,然而他在逃往台湾后,不仅被关押十年,后来更是穷困而死,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出生于地主家庭的李延年,原本听从父亲规划,考入了山东省立商业学校。 不过,李延年对于经商兴趣不大,这时正好当过兵的堂哥李玉堂要投考黄埔军校,于是他便决定和李玉堂结伴南下。 1924年,李延年顺利考入黄埔一期。 这一期的学生中有三个人最为优秀,一是李延年,二是李玉堂,三是李仙洲,他们被称为“山东三李”,而年纪最小的李延年则作为“模范学生”,多次被蒋介石在大会上当作楷模,让大家向他学习。 陈烔明发动兵变时,李延年就在东征中因敢打敢拼,很快就从一个普通士兵升至营长,到参加北伐时,22岁的李延年已经官至团长了。 李延年之所以能晋升得快,主要是他有两个很让蒋介石满意的条件:一是军事才干突出,二是忠诚度很高。 比如李延年曾在中原大战中,以一个旅的兵力抵挡住了冯玉祥一个师的进攻,而他这一战为蒋介石击败阎锡山和冯玉祥,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他受到蒋介石嘉奖,被升为88师副师长。 不过,真正让李延年飞黄腾达的,还是他摸透了蒋介石的心思,成为了“围剿”红军的急先锋。 李延年先后参加地4次“围剿”,虽然他屡战屡败,但是蒋介石却认为他忠勇可嘉,仍然对他多有提拔,到第五次“围剿”时,李延年已经是东路军第四纵队司令官兼第9师师长,掌控5个师的指挥权。 当然,李延年在“围剿”红军时,也有得手的时候。 比如红军在战略转移后,李延年占据龙岩,并派出部队对周边地区进行清剿,结果兵过如篦,不光百姓财粮被抢,房屋被烧,那些留下打游击的红军也被枪杀大半,尽管百姓怨声载道,但蒋介石听说枪杀数百红军,竟对李延年赞赏有加。 抗战爆发后,李延年被升任第二军军长,他先后参与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等,特别是台儿庄战役,李延年将前来增援的两支日军部队杀得片甲不留,让台儿庄战役的局势发生了扭转,随后他乘胜追击,连克两个日军王牌师团,台儿庄大捷让他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抗日名将。 然而李延年也有着国军将领的劣根性,比如非常贪婪。 抗战胜利后,李延年被任命为山东挺进军总司令,负责山东的接收工作,结果他不仅故意延迟“受降”,命令日军“守备原防”,还联合日伪对解放区多次发动进攻。 不过,李延年带领的部队深知解放军的厉害,因此作鸟兽散,导致部队大大缩水,尽管如此,李延年仍虚报官兵名额冒领军饷中饱私囊。 除此外,李延年还以“给官兵发放胜利奖金”的名义,将敌伪银行的黄金和现金提取大部分,他这一做法导致物价飞涨,百姓手中的伪储币贬为废纸,一时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悲剧在民间不断上演。 最让民众愤怒的是,李延年在济南受降时,竟然不收缴日军武器,这种耻辱的行径让民众指责颇多,就连不少国民党军中的官兵也都怒火难平。 然而,李延年的罪行,却得到了蒋介石的庇护,最终也只是以撤职平息了风波。 蒋介石发动内战后,李延年虽然官至总司令,却在指挥作战方面成绩平平,特别是在他的指挥下,作为国军精锐的第74师竟然在孟良崮全军覆没,这时蒋介石对他已经有了不满的想法。 淮海战役时期,李延年虽是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可他在整个战斗中却始终表现得过于保守,不仅缺乏进攻与突破的能力,而且作战非常消极,因此在黄维的兵团被歼后,蒋介石为了保存兵力,只得下令李延年撤退到了蚌埠。 此后,李延年在战场上就成了“李跑跑”,他不待解放军的队伍进前,便望风而逃,先是逃到了南京,后来又逃到了福州。 蒋介石在逃往台湾时,仍对李延年寄予厚望,要求他死守福州,而李延年也做出了保证,可等蒋介石走后,他立刻就逃至了平潭,然而面对解放军一路追击,李延年早已吓得七魂丢了六魄,于是在部下李天霞的怂恿下,李延年干脆丢下部队逃到了台湾。 李延年逃到台湾后,遭到了所有人的口诛笔伐,毕竟他擅离职守,犯下了军法大罪,而李天霞等人又一口咬定,是得到了李延年的命令,他们才逃跑的,对此,李延年只能连呼冤枉。 这时,一向和李延年有过节的陈诚也落井下石,强烈要求处决他,但蒋介石认为李延年“反共有功”,最终只对他判处了10年有期徒刑。 无奈之下,李延年只能幽居于台北郊区,再加上无一技之长,生活极为窘迫,只能常常向昔日的同僚和部下讨借钱财度日。 1974年,贫病交加的李延年病逝于寓所。在他死后,不管是台湾当局,还是媒体都没有对他有所表示。 不得不说,作为赫赫有名的抗日名将,李延年的结局异常凄惨,然而他之所以会落下这样的结局,也是因为他愚忠于蒋介石,多次站到了人民的对立面,可惜他所忠非人,也正因如此,他在临终前才痛骂蒋介石,但这又有什么用呢!
李延年在抗战中屡立奇功,又是蒋介石最为倚重的“天子门生”,然而他在逃往台湾后,不
小牧童那小罡吖
2025-04-15 09:19:16
0
阅读: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