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解放军给国军中将武庭麟送劝降信,他却想杀了送信人,部下劝他,他却说:

平南 2025-04-15 12:43:45

1947年,解放军给国军中将武庭麟送劝降信,他却想杀了送信人,部下劝他,他却说:“都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我杀的就是来使!”

武庭麟时任整编15师师长。

1947年11月,晋冀鲁豫解放军4纵10旅,在旅长周希汉的带领下,包围了武庭麟驻守的郏县。

对于守住郏县,武庭麟原本信心满满。

因为武庭麟最擅长打守卫战、保卫战。

此前的1944年,日军5万大军进犯洛阳,武庭麟带着15军、14军94师,以不到2万人的兵力,与5万多名日军血战,结果却守了21天,还打死打伤了近2万名日军,这份战绩可以说是很了不起的,武庭麟也凭此表现获得了“青天白日勋章”。

在武庭麟看来,洛阳保卫战中,他面对占据人数优势的日军,都能坚守21天,还打死打伤了那么多日军,现在让他守区区一个郏县,自是没什么问题。

所以在坚守郏县时,武庭麟就有些掉以轻心。

这就给了周希汉机会。

4纵挺进豫西时,郏县是摆在面前的一颗“钉子”。

陈赓知道后,就让周希汉把这颗“钉子”拔掉。

周希汉发现,郏县的敌人比较轻敌,就认为,攻打郏县,最好是趁其不备,发起突然袭击,这样或许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郏县。于是,11月4日,周希汉就亲自率部,对郏县发起了奇袭。

4纵10旅的这次袭击,极其突然,武庭麟事先一点防备都没有,结果,10旅就顺利突进了郏县。

武庭麟听说解放军进城,气得不行。

和其他贪生怕死的国军军官不同,武庭麟是以残暴闻名,让他投降,武庭麟做不到。所以解放军打进郏县后,武庭麟的第一反应,就是反抗,他让部下利用郏县的房屋和巷子,和进城的解放军打巷战。

经过一番苦战,4纵10旅用了一上午的时间,就攻下了大部分敌军阵地,还取得了歼敌3000余人的战果。即便如此,武庭麟也没有投降的打算。

见城内的大部分阵地失守,武庭麟收拢残部,退到了城内的一处寺院。之前,武庭麟率部进入郏县的时候,就让人对这处寺院进行加固,还修了不少护墙和碉堡,使得这处寺院变得十分坚固。

由于这处寺院易守难攻,敌人火力强大,4纵10旅就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尽管伤亡不小,4纵10旅还是在稳步推进,拿下寺院也只是时间问题。

在攻打郏县时,10旅俘虏了武庭麟的亲信杨天民。

周希汉为了减少伤亡,就让杨天民写劝降信,然后叫来了一个战士,让他把这封劝降信送给武庭麟。

武庭麟不想投降,因为他知道了一个情况,那就是国军第5兵团在司令官李铁军的带领下,已经直奔郏县而来,其先头部队距离郏县不过30里。

武庭麟认为,只要他再坚守一段时间,拖到第5兵团的到来,到时不仅可以解围,还可以反过来消灭解放军第10旅,想到这,他就不愿意投降。

甚至,残暴的武庭麟还想杀了送信人。

部下见状,就站了出来,劝道:“师长,俗话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杀了他不合规矩。”

武庭麟冷笑:“都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我偏偏不信这个邪,今天我就要把他给杀了!”

说着,武庭麟就下令命令,让人把给他送劝降信的解放军战士杀了。周希汉见武庭麟还在负隅顽抗,不想投降,而且李铁军的第5兵团,距离郏县又只有30里路,就在当天中午对这处寺院发起了总攻。

一番激战过后,残余的郏县守军都被消灭。

原本嚣张跋扈的武庭麟,也成了解放军的俘虏。

新中国成立后,洛阳的民众,就联合起来请愿,希望杀了罪大恶极的“武阎王”,原来,1930年,武庭麟在率部围剿红军的时候,制造了不少暴行。

以残暴著称的武庭麟,本着“宁可杀错,不可放过”的原则,不仅活埋了被俘的红军伤员,还屠杀了很多平民,甚至,他连孕妇都不放过,当地怀孕几个月的孕妇,都遭到了武庭麟的残忍虐杀。

后来,武庭麟在担任洛阳警备司令的时候,又抢抓壮丁,导致了不少家庭妻离子散,那些在洛阳做生意的商人,也遭到了武庭麟的剥削。

因为武庭麟干的坏事太多,才有人叫他“武阎王”。

建国后,洛阳的民众听说“武阎王”还在人世,就纷纷检举武庭麟,把他过去干的坏事都说了出来。

虽然武庭麟抗日有功,在洛阳保卫战中率部打死打伤了2万多名日军,但他坏事做尽,鱼肉百姓,罪大恶极,所以经公开审判,武庭麟最终就被判处死刑,并在1952年,当着洛阳上万名民众的面,被公开枪毙了。

0 阅读:3
平南

平南

人笑比庭中树,一日秋风一日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