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4万吨巨舰现身克里米亚,造船厂屡遭袭击仍加速建造背后暗藏多重博弈。据环球网报道,23900型两栖攻击舰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建造的最大吨位水面舰艇。最新卫星图像显示,该型舰首舰“伊万·罗戈夫”号正在克里米亚半岛的扎利夫造船厂加快建造进度。 俄首艘23900型两栖攻击舰"伊万·罗戈夫"号已形成220米舰体框架,飞行甲板与舰岛尚未安装,但预留的双升降机口清晰可见。该舰排水量达4万吨级,可搭载16架直升机、6艘登陆艇及900名士兵,预计2027年试航。 值得关注的是,该船厂2023年11月曾遭乌军"风暴阴影"导弹袭击,导致228型护卫舰严重损毁。面对持续威胁,俄军不仅未转移建造基地,反而加速推进工程进度。对比2024年11月卫星图,舰体完成度提升超30%。 克里米亚对于俄罗斯具有非常高的战略价值,作为黑海咽喉,克里米亚温水港可全年保障舰艇部署,其刻赤海峡控制权直接影响亚速海航运。而且克里米亚保留苏联时期航母建造技术,拥有俄境内唯一具备4万吨级舰艇建造能力的基地。2014年并入俄罗斯后,俄便持续强化该地区军事存在以巩固战略成果。 俄罗斯的造船业经历了非常困难的时期,在俄乌冲突爆发后,德国激光焊接设备断供,俄造船厂被迫改用国产替代品导致工期延误,法国柴油机图纸冻结,俄罗斯便重启了尘封20年的燃气轮机项目,可谓造船之路异常艰难。 不过俄罗斯一直在寻求技术突破,大型两栖攻击舰也借鉴法国"西北风"级设计,增设"铠甲"防空系统及北极破冰舰艏。通过试验S-70"猎人"无人机舰载化,探索非对称作战能力。系苏联解体35年来首次同时建造两艘万吨级战舰,计划再造2艘航母。 虽然克里米亚扎利夫造船厂处于乌军的打击范围,但俄罗斯也不会考虑迁移该船厂,一旦迁移就会丧失建造唯一大型舰船的能力,因此俄军部署了S-400与铠甲防空系统,加上目前乌军缺乏远程弹药,使其难以维持高价值目标的打击能力。此刻,扎利夫船厂内焊花飞溅与防空警报交织,这艘承载俄海军复兴梦想的巨舰,正成为检验现代战争攻防体系的新标尺。其最终能否如期服役,或将改写黑海力量平衡格局。
俄4万吨巨舰现身克里米亚,造船厂屡遭袭击仍加速建造背后暗藏多重博弈。据环球网报道
爱无限啊
2025-04-15 22:40:3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