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中反派专业户冯雷,年轻时也是小鲜肉一枚,这个颜值,在今天可以秒杀一大片吧。

刚子看事 2025-04-15 23:30:35

电视剧中反派专业户冯雷,年轻时也是小鲜肉一枚,这个颜值,在今天可以秒杀一大片吧。

"你是赵瑞龙吧?"这句询问已成为演员冯雷的日常。在2017年热播剧《人民的名义》中,冯雷饰演的赵瑞龙——这个表面风光、内心阴鸷的商界巨头,成为了无数观众心中难以磨灭的"经典反派"。 然而,在荧幕前发出怒吼的"赵公子"背后,是一位将复杂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的实力派演员。冯雷把这个权力背后隐藏的"黑手"塑造得立体而有深度,让观众在憎恨角色的同时,也不得不为他的表演所折服。更令人称赞的是,在《人民的名义》筹拍面临资金困难时,冯雷不仅零片酬出演,还自己准备服装,全身心投入角色塑造。 这并非冯雷首次挑战反派角色。早在《康熙微服私访记》中,他就以"恶少"吕宏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那个笑里藏刀的恶霸形象让人印象深刻,也为他贴上了"反派专业户"的标签。2003年,他在《五月槐花香》中饰演的索巴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坏人——为了钱不择手段,对亲姑也心狠手辣。冯雷精准把握角色特质,将索巴演得让人恨之入骨,连编剧和作曲家都称赞"冯雷演的索巴没有人能比得上"。 如果将时间拨回到1988年春晚的舞台,很少有人能想象到,那个在台上充满朝气演唱《男孩》的13岁少年,会成长为日后荧屏上令人胆寒的"反派大佬"。当年的冯雷青春洋溢,不仅唱歌跳舞,还弹吉他,展现着少年特有的活力。 更让人惊讶的是,18岁时的冯雷有着"奶油校草"的称号,圆润的脸庞、清秀的五官,与如今荧屏上那个圆嘟嘟、总是一脸严肃的"冯雷"判若两人。翻看他年轻时的照片,那份青春的帅气足以让今天的小鲜肉们自惭形秽。 这一巨大的转变背后,是冯雷对演员这一职业的深刻理解。年轻时,他曾为出演一个残障人士角色而犹豫不决——当时正值颜值巅峰的他,内心抗拒这样"不好看"的角色。回家向父母诉苦时,父母问了他一个关键问题:"你是想当演员,还是想当明星?" 这个简单却深刻的问题彻底点醒了冯雷。父母告诉他:"如果你想当演员,那你就要做到每个角色都演好,不论角色是英俊还是丑陋。只有真正去演,你才能算是创造了角色。"正是这番话,引导冯雷从单纯追求外在光鲜,转变为注重角色内心塑造的表演艺术家。 2016年,当李路导演邀请冯雷出演《人民的名义》时,冯雷婉言谢绝:"多年没演戏,不想演了。"彼时的他已离开演艺圈四年多,专注幕后制作工作。然而,导演的坚持让他勉为其难地"串了个戏",饰演了赵瑞龙这个角色。谁也没想到,这部剧的爆红会让冯雷再次成为观众焦点,重新站在演艺事业的聚光灯下。 冯雷的表演之路始于家庭环境的熏陶。1975年出生于河北的他,父母都是优秀的话剧演员。童年时,调皮好动的冯雷常被父母带到剧团,目睹了他们在台上的精彩演出。那种在生活中普普通通,而一上舞台就焕然一新的转变,在小冯雷心中埋下了对表演的种子。 这份天赋很快开花结果。7岁时,冯雷被北京电影制片厂选中,在电影《笨人王老大》中饰演男主角的儿子,获得了27块钱的片酬。对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家庭而言,这笔收入几乎相当于一个月的生活费。尽管年幼,冯雷却从拍摄中感受到了当演员的乐趣,妈妈用片酬奖励的雪糕更让他感到满足。 然而,冯雷儿时的梦想却是成为一名足球运动员。初三那年,他的体育老师甚至建议他专攻足球,但冯雷将这一困惑告诉父母后,他们指出在当时的中国,足球的职业前景并不明朗,且容易受伤。在父母的引导下,他最终选择了表演之路。1991年,中国铁路文工团来到他的学校招收演员,凭借出色才艺,冯雷成为了一名专业演员。 18岁,是冯雷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那年,他参演了陈宝国主演的电影《红尘》,扮演一个"傻子",并凭借精湛演技获得了金鸡奖提名。然而,这个近在咫尺的荣誉最终与他擦肩而过,电影未能参加最终评选,这让冯雷陷入了深深的迷茫。 随后不顺的日子里,冯雷想尝试别的出路。那个年代"下海经商"成为潮流,他也跟着转行。起初在北京东四摆地摊,有趣的是,当时在他旁边摆摊的是日后成名的演员吴秀波。冯雷回忆道:"当时吴秀波的生意做得非常红火...特别受女性顾客的欢迎,嘴甜反应快。我就吃亏在扛不住大妈们的砍价,总做赔本生意。" 商场失意的冯雷又开过服装店等小本买卖,但都因赔本而关门。每次失败,心中那个"去拍戏吧"的声音就愈发强烈。最终,他选择回归影视圈,但这次不再追名逐利,而是专注于表演本身。这条路也并不平坦,他需要从跑龙套、演配角开始重新积累。 在低谷时期,学生时代的旧友傅彪伸出援手,不仅给他精神支持,还利用人脉帮他介绍工作机会。从跑腿到群演,冯雷一步步重返演艺舞台。

0 阅读:0
刚子看事

刚子看事

看人生百态,酸甜苦辣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