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宋子文在参加某宴会时,忽然打了一个饱嗝,随后脖颈一软,谁也没料到,他再也没醒过来,妻子张乐怡在一边哭得死去活来。 宋子文,1894年出生在上海,家里条件好得不得了,父亲宋耀如是个传教士,还做生意发了财。宋家在当时算得上名门望族,宋子文上面有姐姐宋霭龄,下面有宋庆龄、宋美龄,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他从小就聪明,家里也舍得花钱培养他,后来送到美国念书,先在哈佛大学混了个经济学学士,又跑去哥伦比亚大学拿了个博士学位。这背景放当时,绝对是顶尖精英。 回国后,宋子文没闲着,凭着家里的关系和自己的本事,很快就在上海滩混得风生水起。他先是搞实业,跟人合伙做生意,眼光毒得很,赚了不少钱。但真正让他名声大噪的,还是后来投身国民政府。那时候,孙中山搞革命,宋家跟孙中山关系近得很,宋子文自然也搭上了这条线。1925年,他当上了广东革命政府的财政厅长,开始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 到了1927年,蒋介石北伐成功,国民政府在南京站稳脚跟,宋子文顺势成了财政部长。这位置可不简单,当时国家穷得叮当响,军阀混战欠了一屁股债,财政状况烂得没法看。宋子文上台后,手腕硬得很,他先是整顿税收,把乱七八糟的税种理顺了,又搞了个中央银行,发行新货币,算是把经济命脉抓在手里。他还跟英美国家借了不少外债,虽然被人骂“卖国”,但确实也给政府弄到点救命钱。那几年,他硬是把国民政府的财政从泥潭里拉出来一点,挺厉害的。 不过,宋子文这人脾气大得很,眼里揉不得沙子。他跟蒋介石的关系,说白了就是既合作又不对付。蒋介石靠宋子文管钱,但宋子文偏偏不是个听话的主。比如1933年,他嫌蒋介石把钱都花在打仗上,不肯好好搞经济,一气之下辞职跑了。这事让蒋介石很没面子,两人关系从那时候就有点僵。宋子文觉得自己是干实事的人,看不上蒋介石那套“攘外必先安内”的玩法,而蒋介石呢,觉得宋子文太傲,不好控制。 抗战时期,宋子文又回来了。这回他不光管钱,还跑去美国当外交部长,帮着跟美国佬谈判。他英语好,脑子活,在华盛顿混得挺开,1942年还签了个《中美互助协定》,弄到不少援助。这事干得漂亮,但也有人说他太会讨好外国人,把国家利益卖便宜了。抗战胜利后,他继续当财政部长,可那时候国民党已经烂到根儿上了,经济崩得一塌糊涂,通货膨胀跟火箭似的往上窜。宋子文想救也救不下了,最后跟着蒋介石一起跑台湾。 说到宋子文跑台湾,其实他也没待多久。1949年以后,他看透了国民党那摊子事儿,直接去了美国。他在美国日子过得挺滋润,手里有钱,住大房子,还投资了不少生意。据说他走的时候,把国民政府不少外汇都带走了,这事儿到现在都没个准信儿,有人说他贪,有人说他留后路,反正争议没停过。蒋介石后来提起他,语气里总带着点不屑,大概是觉得宋子文关键时候没站队,跑得太潇洒。 宋子文晚年基本就不掺和政治了,专心过自己的日子。他在美国跟张乐怡结婚,俩人感情还不错。张乐怡是浙江人,家里也有背景,陪着宋子文在美国安安稳稳过了20多年。1971年4月26日那天,他俩参加一个私人宴会,宋子文吃着吃着就出事了。一个饱嗝,脖子一歪,人就没了,71岁。医生说是心梗,死得太快,谁都没反应过来。张乐怡当时哭得昏天黑地,毕竟老伴儿说走就走,谁受得了啊。 宋子文死后,蒋介石那边反应冷淡得很。据说蒋介石听说了,就说了句“他走他的路”,没啥悲伤,也没啥好话。这态度挺耐人寻味的。俩人当年合作那么久,宋子文也算给蒋介石干了不少活儿,怎么就混成这样?有人猜是因为宋子文跑美国后没再帮蒋介石,蒋觉得他不够义气。还有人说,宋子文带走外汇的事儿让蒋介石记恨了一辈子。不管咋说,这冷漠背后,肯定有不少旧账。
1971年,宋子文在参加某宴会时,忽然打了一个饱嗝,随后脖颈一软,谁也没料到,他
文山聊武器
2025-04-16 05:31:11
1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