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唯二的统一全国的机会 第一次:刘备拿下汉中以后,需要做的是休养生息,外交上继

趣叭叭呀 2025-04-16 09:37:59

蜀汉唯二的统一全国的机会 第一次:刘备拿下汉中以后,需要做的是休养生息,外交上继续联合东吴,而不是想当然的发动襄樊之战。如果能缓和个两到三年的时间,把曹操给熬死了,刘备率领主力出汉中,关羽率领军队取襄樊,攻南阳,大事可定。 第二次: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是机会最好的时候,如果守街亭不是马谡,是魏延,或者王平什么的,蜀国可以拿下陇西诸郡。蜀国的步军,加上陇西的骑兵,长安可以一鼓而下。 公元222年,章武二年,刚在蜀中称帝的刘备,面对着东吴孙权对荆州的偷袭和关羽悲惨的死亡,悲愤交加。为了夺回失土并为关羽报仇,刘备亲率五万大军东征。 很多人认为如果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获胜,他不仅可能重新夺回荆州,还可能进一步削弱孙权的力量,甚至有机会一统江南,进而对抗北方的曹魏。然而,历史没有如果。 荆州位于曹魏之南,蜀汉之东,与孙权的东吴接壤,处于三国的交汇点上,使其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赤壁之战后,刘备迅速崛起,控制了荆州大部分地区。这一动作对孙权构成了直接的威胁,因为荆州的丧失不仅是领土的缩小,也意味着战略上的被动。 此时孙权的主要敌人是北方的曹操,不得不与刘备结盟,以防后方受敌。然而,在孙权看来,没有荆州的东吴如同建筑无围墙,随时可能遭受攻击。 因此,孙权面临两大任务:一是与曹魏结盟抗蜀,二是动员全国之力,重新夺回荆州。虽然荆州对于东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即使失去了,东吴的国基并不会动摇。 东吴还拥有苏南、皖南、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和广西等地,这些地区不仅是鱼米之乡,粮食充足,还拥有丰富的森林和矿产资源,足以支持战争的长期进行。 一旦与曹魏结盟,北线安稳,孙权便能集中兵力南下,全力夺回荆州。由于东吴军队主要来自水乡泽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其水军在三国中首屈一指。相对而言,虽然蜀汉也拥有长江的部分流域,但蜀军在水战上的能力远不及东吴。 如果蜀汉能夺回荆州,对刘备而言,并非如同得到一块避风的港湾,反而可能是掉入一场更大的危机。夺回荆州后,东吴和曹魏的联合压力将随之而来。东吴可能会发动强烈的进攻,而曹魏则可能从北面给予东吴支援,使得荆州成为战事频发的前线。 为了保住荆州,刘备必须在此地驻扎大量军队,这就不得不从蜀汉核心地带调动兵力和粮食,持续地支援荆州。刘备作为蜀汉的外来统治者,其亲信团队在蜀中实行严格的法治,已引起当地西川地主阶级的强烈不满。 他们视刘备的统治为外来的压迫,一旦刘备再次调用西川的资源,这种不满可能会转化为实际的反抗行动。西川的动荡不仅限于地主阶级的反抗,南中地区的各族豪强也不是容易对付的角色。 云南的益州郡豪强雍闿,以及牂柯太守朱褒、越巂夷王高定、南王孟获等,都是在地政治的重要人物,他们的权力基础深厚,不容小觑。一旦西川爆发大规模的动乱,南中的各部也极可能响应起兵,形成对刘备统治的双重挑战。 此外,曹魏的曹丕虽然战略能力不及其父曹操,但绝不会坐视刘备的蜀汉力图扩张至东吴。曹魏为了遏制蜀汉的扩张,采取了两大军事行动。 首先,曹魏决定增兵襄阳,这一军事重镇的加强,意在必要时发起对荆州的进攻。根据曹魏的计划,魏军将从北部进入荆州,而东吴则负责东部和南部的攻势,形成对蜀汉的夹击之势。 次之,曹魏的目光也转向了汉中。汉中地处险要,自古以来就是军事的重要门户,控制了通往蜀地的要道。曹操生前曾占据汉中,令刘备惊恐不已,蜀地百姓动荡不安。 汉中之战中,刘备曾因前线兵力不足而请求诸葛亮发兵支援。诸葛亮询问从事杨洪意见,杨洪断言:“汉中乃益州之咽喉,存亡之机也。若无汉中,则无蜀矣。”这一判断明确了汉中的战略位置。 尽管曹魏的进攻可能并未一定能够轻易攻下汉中,但此举足以牵制蜀汉大量军力,迫使蜀汉在保卫荆州和汉中之间做出艰难选择。蜀汉若丢失荆州,或许能退守至长江以西的白帝城,但一旦失去汉中,其国家存亡便岌岌可危。 此时,即便汉中未丧失,蜀汉亦需增兵防御,这无疑会削弱其在荆州的军力部署。而曹魏是否会继续进军西川,则需观察东线东吴的战场情况。如果东吴能够先于曹魏控制荆州大部,则曹魏可能选择维持三国鼎立的战略格局,暂停对蜀的攻势,转而对东吴施压。 即便刘备曾在夷陵之战中暂时胜利,夺回荆州,但由于蜀汉的整体国力较弱,长期维持荆州的控制代价巨大,荆州成为了一块难以长久保持的烫手山芋。

0 阅读:96
趣叭叭呀

趣叭叭呀

趣叭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