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越“简单”,后台越烧脑
程序员八哥
2025-04-16 21:03:11
这类看似“轻量级”的健康打卡App,其实功能架构非常复杂。别看界面就是几个按钮和排行榜,真正要上线稳定运行,每个模块背后都是系统级设计。
今天就拆一下,这种健康类App的核心功能逻辑:
1. 活动系统:可配置+自动提醒
图中“Productivity webinar”是典型活动卡片。活动功能一般支持运营自定义配置,包括标题、时间、范围、参与条件等。系统要提供自动触发机制(如开播前推送提醒),还要统计报名人数、签到情况、转化率等数据。
活动状态通常包括“未开始 / 进行中 / 已结束”,前端页面要实时同步后端状态。
2. 积分系统:行为驱动+反作弊
“Activity Points”展示的是积分总数。积分通常来源于多个动作,如运动数据上传、签到打卡、参与活动、完成挑战等。为了性能,积分操作通常先写入Redis,再异步落地数据库。
防刷机制也很关键,比如限制每小时最多上传一次步数、过滤重复打卡请求等,避免作弊行为。
3. 挑战系统:任务模块+每日追踪
“Running every day”代表的是用户挑战模块。该功能支持设定任务目标(如连续打卡、累计跑步公里数),并绑定每天的行为数据进行进度更新。
挑战完成后可解锁徽章或奖励,失败时系统记录失败原因,用于后续推荐更适合的挑战任务。
4. 共同目标系统:群体进度共享
“Climb Mount Everest”是一个共同挑战,所有用户的行为数据会按比例汇总进度,共同达成一个目标(例如10万人一起跑出珠峰高度)。
此类功能需要实时同步所有参与者的贡献比例,还需处理多时区数据合并、网络波动下的数据丢失补偿问题。
5. 排行榜系统:实时计算+维度切换
排行榜模块按用户积分进行排名,通常用Redis ZSet实现实时高效的排序逻辑。支持切换不同维度(如全球榜、城市榜、好友榜),也可添加周期筛选(日榜、周榜、月榜)。
为提升体验,榜单数据会设置定时刷新机制,或使用缓存快照减少请求压力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