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晨是我心目中少数真有松弛感‌的演员。我说的松弛,不是故意为之摆拍式的松弛,而是

访卉追忆娱乐 2025-04-19 19:53:10

姚晨是我心目中少数真有松弛感‌的演员。我说的松弛,不是故意为之摆拍式的松弛,而是一种表演者的自如状态,那种让故事变生动的能力。

《潜伏》翻红我又看了一遍,姚晨对角色把握真是好,你仔细对比前后期的翠平,她整个人行动速率都不一样。出场时,翠平是一个样板戏式角色,举止激烈,动作迅猛,走路步态夸张,坐立都弓着背,真是一个“力气很大的男人”的状态。

适应了潜伏工作,对翠平来说就是适应了社会化。经历爱情觉醒,现代人情,翠平的情绪敏感了,包括和站长夫人关系日渐密切,让她产生自我怀疑,“你说我是不是不该这样”,这时候的翠平变得很“慢”。她举手投足轻缓了,表情变化幅度更小了。这种“慢”,既是审慎的工作需要,也是翠平内在意志的柔化。这种速率调整,不是剧本能给出的细节,要演员自己去把握。姚晨是有观察力的。

表演即用动作讲故事,会讲故事的人一定懂生活,用最小的动作,最少的起伏,说服观众这一切是的确发生了。姚晨新剧《以美之名》里,她也在展现这种才能。

剧里乔杨有一个频繁动作,站定跟人讲话,双手自然撑住侧腰,或者半握拳锤背。这是在缓解腰背疼痛职业病。众所周知,演员想演角色,有必要做点儿田野调查。姚晨前期拍摄《以美之名》也走访过整形医院,做过不少调研——但是,同样的程序,未必得到同样的结果。细节客观存在,但细节能否转化为一种关键动作,需要演员自己有细密感知,她必须先理解医生为什么会有这个动作,一个动作里可能折射着这一职业群体全部的工作日常。

演手术后的疲惫,乔杨瘫在椅子上吃枣,仰着头,闭上眼咀嚼,整个人涣散、松垮。熟悉编剧工序的人都知道,此类场景的道具细节往往是演员参与设计,你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姚晨吃的那颗枣的脆度。一个医生高强度工作后该有的疲劳和自得——投入施展专业能力之后,人陷入一种深刻的疲劳,这才是一个女医生的骄傲时刻。在平庸的表演设计里,这样的时刻,常常被刻板化为一个空洞得意的表情。而姚晨是在生活层面演戏的人。

姚晨出道至今角色跨度非常大,但客观讲,姚晨的表演稳步提升,从没有失手过。看她演戏是一件非常让人愉悦的事情。

化用毛尖老师之前说过的一句话,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剧,看到姚晨在演,我就觉得风调雨顺。调和顺的感觉,就源于她不急于塑造,不急于给出信息量,而是自如地、松弛地存在于那个故事之中。她可以是郭芙蓉,翠平,盛男,乔杨,可以是任何一种有充分生活史的人。这份自如松弛感既包含了直觉与天分,也是一个女演员多年身体力行的结果。姚晨真是一个好难得的演员。

0 阅读:0
访卉追忆娱乐

访卉追忆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