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重新工业化有多难?这么说吧,美国没有三亿人口,最多3000万人,剩下的都是没脑子的废物,美国基础教育崩盘,正常家庭崩盘,合格的工业人口哪里出来?80年代的美国,家里车库都是工具,美国人个个都是机修工,房子自己修,车自己修,家具自己打造,农民们更是十项全能,不光自己搞机械,还懂农业技术,什么挤奶,配种,兽医,无所不能。那时候美国才有3亿人。 美国想重新搞工业,难啊,难到什么程度呢?就像让一个已经半身不遂的人重新跑马拉松。 先看看教育系统。美国的基础教育就像豆腐渣工程,表面上花钱不少,实际效果却差得离谱。2018 年 PISA 测试里,美国学生数学成绩排名全球第 37,科学排第 23,连阅读都跌出前 20。这就好比盖房子用的钢筋全是次品,根本撑不起工业大厦。更要命的是,职业教育几乎断层。制造业需要的焊工、机械师这些技术岗位,美国年轻人根本瞧不上,觉得进厂打工 “没面子”。结果就是,全美制造业岗位缺口高达 50%,企业就算想回流,也找不到人干活。 再说说家庭结构。美国社会早就被个人主义冲得支离破碎,单亲家庭占比超过 40%,很多孩子从小连个稳定的成长环境都没有。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年轻人,缺乏责任感和团队协作能力,进厂后三天两头辞职,流水线根本没法稳定运转。有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工人的离职率比其他行业高 30%,企业光是培训新人就得花掉 10% 的利润,谁还愿意回来建厂? 劳动力短缺更是雪上加霜。美国劳动参与率从 1990 年代的 67% 跌到 2023 年的 63% 以下,65 岁以上还在工作的人越来越多,年轻人却躲在家里打游戏。就算企业开出高薪,年轻人也不愿意干脏活累活。巴尔的摩大桥坍塌事故后,政府想招 10 万名建筑工人,结果只招到 3 万,剩下的缺口全靠非法移民填补。可移民政策一变,工地立马停工,这种状况怎么可能支撑工业化? 基础设施更是烂到根儿里。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给本国基础设施评级只有 C-,42% 的桥梁超过 50 年寿命,70% 的电力设施严重老化。去年巴尔的摩一座大桥突然坍塌,直接瘫痪了东海岸的物流网络,每天损失 2000 万美元。拜登政府倒是推出了 1.2 万亿美元基建计划,可真正用于桥梁道路的只有 1100 亿,连修修补补都不够。专家算了笔账,要把美国基础设施提升到安全水平,得花 4.5 万亿美元,这钱从哪儿来? 产业链更是七零八落。美国制造业外迁几十年,供应链早就断成碎片。想重建半导体产业,结果发现连生产芯片的高纯度硅材料都得从中国进口;想造电动车,电池原材料 70% 依赖亚洲。就算企业咬牙回来建厂,光是重新搭建供应链就得花十年时间。特斯拉上海工厂从建厂到量产只用了 10 个月,要是放在美国,光环保审批就能拖三年。 工会势力也在拖后腿。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有 120 万会员,动不动就组织罢工。福耀玻璃在美国建厂后,工人三天两头闹着要成立工会,曹德旺气得大骂:“工会就是吸血鬼!” 结果工厂效率比中国低 40%,成本反而高 30%。这种环境下,企业就算回来也得被折腾得半死。 政策更是朝令夕改。奥巴马搞 “制造业回流”,特朗普就加关税,拜登又推《通胀削减法案》,企业根本没法做长期规划。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发现,过去十年美国 “再工业化” 政策换了三届政府,结果制造业岗位只增加了 200 万,还不如中国一个省的增量。更搞笑的是,美国政府一边补贴企业建厂,一边又限制技术工人移民,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资本更是嫌贫爱富。华尔街那帮人眼里只有金融和科技,制造业利润低、周期长,根本看不上。2023 年美国企业投资里,70% 流向股市和房地产,只有 3% 投给制造业。就算政府给补贴,资本家也会把钱拿去炒股票,谁愿意踏踏实实搞生产? 最后看看国际竞争。中国有完整的产业链和 14 亿市场,德国有精密制造技术,越南有廉价劳动力。美国想在这些领域重新崛起,简直难如登天。就算把工厂建起来,成本也比中国高 50%,拿什么跟人家竞争? 说到底,美国重新工业化就像在沙漠里种树,表面上浇了点水,可地下全是沙子。社会结构烂了、教育系统垮了、基础设施瘫了、资本跑了,就算把工厂建起来,也不过是空中楼阁。这事儿不是靠几万亿补贴就能解决的,得把整个国家的骨头拆了重长,可谁有这个耐心和能力呢?
美国重新工业化有多难?这么说吧,美国没有三亿人口,最多3000万人,剩下的都是没
梦里花落的回声谷
2025-04-21 17:25:4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