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和拜登的执政水平对比,得从战略布局的连贯性和实际效果来看。拜登这几年的操作

瑛悦说事儿 2025-04-24 10:27:12

特朗普和拜登的执政水平对比,得从战略布局的连贯性和实际效果来看。拜登这几年的操作,表面上看是 “乱拳打死老师傅”,实际上背后有一套精心设计的组合拳。就拿俄乌战争来说,2022 年俄军刚打进乌克兰,拜登立刻联合欧洲搞制裁,直接把俄罗斯 GDP 干到缩水 2.1%,乌克兰更惨,暴跌 30.4%。 这还不算完,欧洲因为能源危机乱成一锅粥,德国企业被高电价逼得直跳脚,伊弗经济研究所算下来,德国损失就将近 1100 亿欧元。这种 “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的打法,特朗普绝对干不出来 —— 他只会在推特上骂欧洲人 “占美国便宜”,但拜登却能把欧洲绑在战车上,一边削弱俄罗斯,一边让欧洲企业往美国跑。 你看德国巴斯夫,以前在路德维希港的化工基地是欧洲工业的心脏,现在因为能源价格太高,直接关闭部分工厂,跑到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建厂。大众汽车更直接,71 亿美元砸在田纳西州,连电池实验室都搬过去了。 这些企业为啥愿意搬家?因为拜登政府的《通胀削减法案》直接给补贴,还搞 “买美国货” 条款,欧洲企业不跟着走就拿不到订单。特朗普当年也想让制造业回流,但他只会加关税,结果把欧洲得罪了个遍,企业该跑还是跑。拜登就聪明多了,借着俄乌战争制造能源危机,再用政策引导欧洲资本往美国流,这才是真正的 “借刀杀人”。 再看欧美关系,特朗普对欧洲那叫一个蛮横,天天骂北约盟友军费不够,甚至威胁退出北约。结果呢?欧洲表面上服软,私下里加速推进 “战略自主”,马克龙还搞出个 “欧洲军” 的概念。拜登一上台就变了,他先在乌克兰问题上把欧洲绑死,然后通过《芯片法案》和《通胀削减法案》把欧洲的产业链往美国拉。 德国宝马在南卡罗来纳州扩建电动车工厂,法国道达尔在得克萨斯州建液化天然气接收站,这些都是拜登 “绑定欧美” 的成果。更绝的是,他一边让欧洲掏钱打仗,一边低价卖能源给欧洲,美国的液化天然气出口量在 2023 年暴涨 40%,赚得盆满钵满。 在中东和非洲,拜登的布局更阴险。他先是重新加入伊朗核协议谈判,把以色列气得跳脚,然后在沙特搞 “去王室化”,支持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结果卡舒吉案曝光后又翻脸制裁沙特。这种 “拉一个打一个” 的策略,让中东国家在亲美和亲俄之间反复横跳。 非洲那边更狠,拜登政府借着反恐名义,在尼日尔、马里等国扩大军事存在,还扶持当地反对派对抗俄罗斯的瓦格纳集团。2024 年尼日利亚政变,美国直接切断援助,逼着新政府站队。这种 “战略收缩” 其实是为了把亲东国家逼到墙角,让他们只能选边站。 相比之下,特朗普的政策就像 “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他退出伊核协议,结果伊朗加速铀浓缩;他搞 “繁荣非洲倡议”,但连非洲国家领导人都见不着几次;他对欧洲加征钢铝关税,反而让德国车企把工厂搬到中国。特朗普的问题在于,他只想着 “美国优先”,却没有一套完整的战略,结果盟友离心离德,对手反而越来越强。 拜登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把冷战思维玩得炉火纯青。他用俄乌战争重塑欧洲安全架构,用能源危机绑架欧洲经济,用中东和非洲的冲突消耗对手,最后再通过 “印太战略” 把中国围起来。 这种 “以战促变” 的打法,虽然让世界重回冷战趋势,但确实让美国在短期内获得了巨大利益。如果拜登再连任几年,全球阵营对立只会更严重,而美国很可能在这场博弈中成为最大赢家。 不过,拜登的这套策略也有隐患。欧洲企业虽然搬到美国,但高福利和工会制度让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中东和非洲的冲突可能失控,变成美国的 “越南泥潭”;而中国的反制措施也在逐步显现效果,比如 “一带一路” 倡议在非洲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特朗普再上台,说不定会把拜登的布局全搅乱,但至少从战略层面看,拜登的执政水平确实比特朗普高出一筹。

0 阅读:313

猜你喜欢

瑛悦说事儿

瑛悦说事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