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乔冠华归葬故乡盐城遭到拒绝,妻子章含之无奈之下找到一个人帮忙,此人在当时的环境下,不仅没有丝毫顾忌,反而还二话没说,一口答应了章含之的要求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联合国外交史上,有一张照片永远定格在1971年的那个历史性时刻,照片中,中国外交家乔冠华仰天长笑,这张被后人称为"乔的笑"的照片,不仅记录下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返联合国的关键瞬间,更成为了新中国外交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张照片里的笑容,承载着一个国家重新崛起的自信,也见证着一位杰出外交家的辉煌时刻。 然而世事难料,1983年,这位曾在国际舞台上光芒四射的外交家悄然离世,当时的官方讣告异常简短,既无照片,也未详述其生平功过,与其显赫的外交成就形成鲜明对比,更令人唏嘘的是,这位为国家外交事业奋斗终身的功臣,在离世后竟一度找不到安身之所,其骨灰在章含之家中搁置整整一年之久。 1984年,当章含之带着丈夫的骨灰回到盐城时,当地政府因故避而不见,即便乔冠华的侄子专程斡旋,举办宴席,也只等来一位退休干部的礼节性应对,这次碰壁让章含之心如刀绞,含泪离开了丈夫魂牵梦萦的故土。 这份情谊可以追溯到1943年重庆,当时李颢凭借精湛医术救回了身患重病的乔冠华,故人相知,患难见真情,在章含之走投无路之际,李颢挺身而出,利用自己在苏州的人脉,终于在吴县为乔冠华找到了一处依山傍水的安息之所,这里背倚青山,面朝太湖,风景秀丽,堪称风水宝地。 当社会环境逐渐改善,盐城方面开始重新审视这段历史,着手修缮乔冠华故居,筹划相关文化旅游项目,并提出将其骨灰迁回故里的请求,此事最终交由章含之定夺,经过深思熟虑,她同意了迁移安葬的请求,既是对丈夫故土情结的尊重,也是对历史的一种和解,就这样,乔冠华终于魂归故里,而苏州的墓地则保留为衣冠冢,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另一处地方,还保留着他与首任妻子龚澎的合葬墓,而在上海,一座纪念墓的建立则为年迈的章含之提供了就近祭奠的场所。 乔冠华的一生,不仅有外交场上的风云激荡,更有情义交织的动人故事,他与龚澎的革命姻缘被人称颂为"天生丽质双飞燕,千里姻缘革命牵",龚澎早逝后,年轻的章含之走入他的生命,以真挚的情感和无微不至的照顾,为这位外交家的晚年增添了温暖与希望,而李颢的两次援手,更是诠释了超越时空的真挚友情。 如今,乔冠华在四地都留下了他的印记:盐城是他魂归的故里,苏州太湖畔的衣冠冢见证了患难之交,与龚澎的合葬墓诉说着革命年代的情深意长,上海的纪念墓则承载着章含之的思念之情,这位外交家虽已远去,但他的精神与功绩永远铭刻在中国外交史册,而那张标志性的笑脸,也将永远定格在人们的记忆中。 信息来源:人民文摘——乔冠华墓葬四处之谜2011年第9期
1985年,乔冠华归葬故乡盐城遭到拒绝,妻子章含之无奈之下找到一个人帮忙,此人在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4-24 16:38:06
0
阅读: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