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宝藏兴趣#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伊春的春天,一向都是吝啬的。冬雪未融,春雨先来,缠缠绵绵的雨夹雪轻轻地降临在这尚未苏醒的土地上。这细雨无声,春雷却炸响,此时林蛙便知晓迁移开始了,它们从河底的淤泥里钻出来,排着队向山上爬去。人们也知晓了,他们拿着电棒,开着车,沿着河岸公路逡巡。电光一照,林蛙便不动了,像是被施了定身法,乖乖地被人捉了去。 我极爱吃林蛙。每到春秋两季,总要吃上几回,仿佛不吃便对不起这节气似的。林蛙满籽满油,十个头的,十个便是一斤,与海参论头一般。海边人说海参如何如何,我们东北人便说林蛙如何如何,语气里带着几分骄傲。 记得有一年,厂里一个伙计给我捉了五六斤林蛙。我喜欢的不得了,当晚便打电话约了朋友,说明天中午吃林蛙炖河鱼。谁知回家一看,厨房里的桶不见了。问妻子,她轻描淡写地说:"放了。"我急了:"你可知道林蛙多少钱一斤?"她斜睨我一眼:"它们一个个哇哇叫着,小眼睛瞅着我,可怜着呢。"我登时蔫了,第二日只得自掏腰包,花了三百二十块钱买了两斤林蛙和河鱼请客。 妻子做得对。如今野生林蛙少了,要吃便吃养殖的。我们这一代人,对林蛙有着特殊的感情,记得在翠宏山矿业公司宏,工作的时候,秋天捉了林蛙,和土豆一锅炖了,香气四溢,肉质细嫩,至今难忘。小时候过年去姥姥家,老舅炖一大锅林蛙炖土豆,便是团聚的味道。朋友间若以林蛙相待,那便是极亲近的了。 林蛙油金贵,从明朝宫廷到现代国宴,都有它的身影。东北人吃林蛙,吃出了花样。家常炖、铁锅炖、和山野菜炖,各有各的滋味。前些日子回老家,四哥买了三百二十块钱的林蛙,领我去铁锅炖。他指挥着厨师,先炖排骨,再下鸡手,放牛排,临了才放林蛙。这般炖出来的林蛙,味道确实不同凡响。 林蛙在东北,不单是食物,更是一种记忆。小时候物资匮乏,林蛙便是难得的荤腥。如今生活好了,林蛙反倒成了稀罕物。人们懂得了保护,野生林蛙少了,养殖的多了。这倒也好,让林蛙得以延续,让记忆得以传承。 春雨又至,林蛙又要上路了。只是现在,拿电棒捉蛙的人少了。妻子放生的那桶林蛙,或许早已在山中繁衍了后代。我想,这便是最好的结局。
#我的宝藏兴趣##发优质内容享分成#伊春的春天,一向都是吝啬的
紫霞仙子落凡尘
2025-04-25 09:50:3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