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罗南辉被捕,敌人还没有用刑,他却先招了,敌人为试探他,就放他出狱,谁知他却说:“再关我一段时间吧!” 上世纪30年代,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的动荡时期。在四川这片土地上,各方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资源,不断进行着残酷的厮杀。 在这样复杂的形势下,四川的革命工作举步维艰。军阀们为了巩固统治,在各地布置了大量特务,对共产党的地下组织进行严密监视。 此时的川东特委,由于叛徒的出卖,川东特委的多个地下据点相继暴露,大批同志被捕入狱。 特委书记在一次秘密会议后不幸落入敌人手中,组织迫切需要一位经验丰富的同志来主持工作。罗南辉临危受命,接任了川东特委军委书记的重任。 罗南辉此前在遂蓬起义中表现出色,带领部队打土豪分田地,深得群众拥护。他在地下工作中表现出的机智与勇敢,让组织认定他是最适合的人选。 然而,接任川东特委军委书记的工作远比想象中艰难。敌人的特务网络遍布城乡,许多地下党员的活动都在他们的监视之下。 为了与各地的同志保持联系,罗南辉必须频繁更换住所,在各个联络点之间穿梭。每一次接头都充满危险,稍有不慎就可能落入敌人的圈套。 1930年的一天,罗南辉按照组织安排,准备在一家旅店与川东地区的地下联络员接头。这次接头的任务十分重要,关系到川东地区多个党组织的安全。 当罗南辉来到约定的旅店时,发现情况有些异常。平日里热闹的旅店大门紧闭,周围的街道也异常安静。 正当罗南辉准备撤离时,几个身材魁梧的便衣突然出现在他的身后。这些人正是国民党特务,他们早已得到密报,在此设伏多时。 经过搜查,特务们在罗南辉身上发现了一封用于联络的信件。这封信成为了定罪的关键证据,罗南辉随即被押送到监狱。 得知抓获了一名共产党重要干部,四川军阀王陵基亲自来到监狱视察。在他看来,这次行动抓住了一条大鱼,可以借此打击川东地区的共产党组织。 此时的监狱中关押着大批共产党员,每天都有人被提审和刑讯 进入监狱后,罗南辉采取了一个出人意料的行动。在敌人还未开始审讯时,他就主动承认了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 在后续的审讯中,罗南辉开始有选择地透露一些信息。这些信息中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敌人难以分辨真伪。 为了配合自己的说辞,罗南辉刻意保持着衣着破烂的形象。他的衣服上满是补丁,头发蓬乱,看起来就像一个长期流浪的乞丐。 罗南辉的这种表现让敌人开始怀疑情报的真实性。他们无法相信,这样一个衣衫褴褛、毫无军人气质的人会是红军的重要将领。 即便如此,敌人仍然对罗南辉使用了严刑拷打。但在酷刑之下,罗南辉始终坚持自己只是一个为了生计而替人办事的可怜人。 一年的牢狱生活过去了,敌人对罗南辉的怀疑逐渐加深。他们觉得这个表现散漫、毫无骨气的囚犯,不可能是共产党的重要干部。 在被转移到重庆反省院期间,罗南辉继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他表现得对牢狱生活安之若素,似乎完全没有出狱的想法。 就在敌人逐渐放松警惕时,罗南辉做出了一个更加出人意料的举动。他通过狱卒向监狱长递交了一封信。 这封信的内容让监狱长大为震惊。信中罗南辉恳求继续留在监狱,称监狱里虽然没有自由,但至少能够吃饱穿暖。 罗南辉在信中提到,外面战乱不断,百姓生活困苦。对他这样一个无依无靠的人来说,监狱反而成了最安全的避难所。 这种无耻的言论彻底激怒了监狱长。在他看来,一个宁愿当囚犯也不愿自由的人,根本不配被关在监狱里。 监狱长再也无法忍受这个不知廉耻的囚犯,立即下令将他赶出监狱。 就这样,罗南辉成功骗过了敌人的眼睛,从虎口脱险。 从监狱脱身后,罗南辉立即与组织取得联系,将自己在狱中获得的重要情报上报给组织。这些情报对于保护地下党组织的安全起到了关键作用。 组织对罗南辉在狱中的机智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考虑到他在锄奸工作中表现出的才能,组织任命他为四川省委锄奸小组组长。 在这个岗位上,罗南辉发挥出了极大的作用。他利用在狱中积累的经验,帮助组织识破了多起敌特的阴谋。 1932年,罗南辉接到了一项新的任务。组织派他指挥苏区反六路围攻的战斗,这是一场关系到根据地生死存亡的重要战役。 在这场战斗中,罗南辉带领部队击退了敌人的二十多次进攻,歼灭大量敌军,俘虏了两千多名敌人。 这场胜利极大地鼓舞了红军将士的士气。红33军在罗南辉的带领下,取得了建军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随后,罗南辉又投入到川陕地区的战斗中。在清剿反动武装的战斗中,他指挥部队连续打了五场胜仗,为巩固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6年,在甘肃定西的战场上,罗南辉带领部队抵抗敌人的猛烈进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在战士们的心中,罗南辉留下了"兵中之王"的美誉。 为了纪念罗南辉等革命先烈的牺牲精神,1986年,会宁县人民政府在大墩梁修建了红军烈士纪念碑。
1930年,罗南辉被捕,敌人还没有用刑,他却先招了,敌人为试探他,就放他出狱,谁
趣叭叭
2025-04-26 14:16:50
0
阅读: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