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死后,陆小曼与翁瑞午同居长达30年,墓碑8字成最大讽刺   1903年,陆

佳说历纪 2025-04-27 22:39:17

徐志摩死后,陆小曼与翁瑞午同居长达30年,墓碑8字成最大讽刺   1903年,陆小曼是家中唯一幸存的孩子。   她的父母对她格外宠爱。   父亲陆定曾在国民政府担任要职,母亲吴曼华是知名社交名媛,通晓琴棋书画。   父母不惜重金为她聘请优秀的老师。   18岁时,陆小曼成为了外交总长顾维均的亲信。   她的魅力与能力让她在外交场合大放异彩。   无论是接待外宾,还是参加舞会,陆小曼都总能赢得赞誉。   她的美貌和才情令她成为了当时许多文人雅士的心头好。   然而,陆小曼的婚姻生活,并未带给她真正的幸福。   1922年,她与王赓结婚。   王赓来自名门望族,才子风范,且早年留学归来,学识渊博。   然而,陆小曼逐渐发现,自己内心真正渴望的是那种光彩夺目的生活,而王赓的平凡,让她感到压抑。   1924年,徐志摩刚刚遭遇了林徽因的拒绝。   正是在这样的情绪下,他第一次见到了陆小曼。   那一瞬间,徐志摩深深被陆小曼的美丽所吸引。   不久后,徐志摩频繁出入王赓的家。   王赓并未表现出过多的反应,甚至在一次交谈中,他把陆小曼推到了徐志摩面前。   此时,徐志摩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些充满激情的文字,表达了自己无尽的爱恋。   为了和陆小曼在一起,徐志摩请求刘海粟出面,作为中间人,来促成这段关系。   刘海粟先是说服了陆小曼的母亲,之后又精心安排了一次饭局,间接劝说王赓放手。   最终,王赓同意了与陆小曼离婚。   然而,就在离婚的过程中,陆小曼发现自己怀上了王赓的孩子。   她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去一家德国人开的诊所做堕胎手术。   遗憾的是,手术留下了无法治愈的后遗症。   每当与徐志摩亲密时,陆小曼便感到剧烈的疼痛,而这一切她从未对徐志摩坦白过。   1925年底,23岁的陆小曼终于与王赓离婚。   陆小曼的父母虽然不赞成她与徐志摩的交往,但最终同意了。   与此同时,他们提出了两个条件:一是婚礼必须由梁启超证婚。   二是婚礼必须在北海公园的图书馆礼堂举行。   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表示,婚礼必须得到前妻张幼仪的同意。   经过多次努力,胡适和刘海粟等人出面斡旋,终于让徐申如勉强同意。   1926年,徐志摩与陆小曼在北海公园举行了盛大的婚礼。   梁启超在证婚时对两人进行了严厉的训斥,但婚礼仍然成功地举行了。   婚后,二人开始了共同的生活。   然而,徐志摩与陆小曼的关系迅速变得紧张,因为陆小曼过于自我、不懂得与父母相处。   与父母的关系破裂后,二人不得不搬到上海生活。   陆小曼在上海如鱼得水,沉迷于繁华的城市生活,过度挥霍。   徐志摩的经济状况本就不宽裕,他不得不四处讲课和写作,偶尔甚至借钱度日。   陆小曼的奢侈生活让他倍感压力,但他依旧不忍责怪她。   二人之间的矛盾愈加激烈。   1931年,徐志摩应胡适的邀请北上,去北京大学任教。   然而,陆小曼依然留在上海。   夫妻两地分居,徐志摩不得不频繁往返于北京与上海之间。   为了节省费用,他选择搭乘免费的飞机。   1931年,徐志摩搭乘一架邮政飞机从北京飞往上海。   不幸的是,飞机在济南坠毁,徐志摩与其他两名乘客当场遇难。   徐志摩年仅36岁。   徐志摩的遗体被运回上海时,唯一带回的遗物便是陆小曼为他所作的一幅山水画。   此后陆小曼与翁瑞午开展了关系。   早年,徐志摩看到她因长期作息不规律而患上多种疾病,他请来了名医翁瑞午,后者通过推拿按摩缓解了陆小曼的病痛。   在那个时期,翁瑞午成了徐志摩家中的常客。   徐志摩由于频繁往返上海与北京,无法时刻照顾妻子,便请求翁瑞午搬入家中。   翁瑞午接受了这个请求,并与陆小曼保持着朋友的关系,而徐志摩也对此心安理得。   徐志摩在一次飞行事故前与翁瑞午长谈,交代他照料陆小曼。   那次谈话成了两人的告别,徐志摩未能回到她身边,而翁瑞午则履行了托付。   七年后,陆小曼与翁瑞午终于开始正式同居。   翁瑞午为照顾她耗尽了家产,直到1960年翁因肺癌去世。   翁瑞午的临终遗愿是希望自己的灵堂能设在陆小曼家中,但最终被拒绝。   此时,他已意识到陆小曼始终爱的人是徐志摩。   1965年,陆小曼因病去世。   临终时,她请求将自己的骨灰与徐志摩合葬,但因徐家人的反对未能如愿。   她的骨灰最终安葬在苏州华侨公墓,而她的墓碑上只写着“先姑母陆小曼之墓”。   参考文献:[1]邱权.乐震文为陆小曼遗作补画[J].世纪,2025,(01):41-43.

0 阅读:1
佳说历纪

佳说历纪

每个人物都有温度, 每个故事都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