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年,孙权和孙策出征庐江途中,救下了一位绝色美女。孙权看到她后不禁感叹道:“世上竟然有如此美丽的女子。” 孙权的个人生活并不单纯,后宫佳丽三千,但在众多妃嫔中,唯有步练师令他动心。步练师出身普通,是一个乡野村女,但凭借出众的容貌与非凡的气质,吸引了孙权的注意。 最初,孙权对她并未有特别的情感,仅仅视其为后宫中的一员。随着时间的推移,步练师那种不同于其他妃嫔的安静与温柔,逐渐渗入了孙权的心中,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孙权对后宫的管理与步练师的特殊地位,深刻影响了东吴政权的内政。步练师的性格独特,她不仅谦和温顺,还拥有过人的智慧与勇气,能够在孙权面临内外压力时给予他极大的支持与安慰。 199年,孙权随孙策出兵庐江。此次出征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扩展领土,也是为了解决庐江一带的治安问题。孙权身为年轻的军官,和孙策一同带领军队巡视,并在路途中偶遇步练师。 那时的步练师并非宫中妇人,而只是一个普通的乡村女子,她的美丽与内敛深深打动了孙权。 传说中,孙权见到步练师的第一眼,便发出了感叹:“世上竟有如此美丽的女子。” 这一句话,既是对她容貌的赞美,也是对她内心世界的无声倾诉。步练师不仅容颜绝美,身姿如玉,而且她那种温婉的气质,使得她在众多女子中脱颖而出。 起初,步练师并未显露出任何显眼的特质,直到与孙权的对话中,孙权才发现她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女子,背后还有她的智慧和深度。 她并不急于寻求孙权的宠爱,也没有炫耀自己的美貌,而是默默地展现她的个性与内涵。她不争宠,不娇柔,却拥有一种自然而然的吸引力,这种魅力让孙权开始对她产生了特殊的情愫。 此时,孙策在旁也察觉到了弟弟的心思。孙策一向直率,便笑着说:“我和周瑜都已娶了江东的二乔,你就成全我弟弟孙权吧。” 在孙策的推动下,步练师进入了孙权的后宫。 从最初的平凡女子到后宫的妃嫔,步练师的命运悄然发生了变化,她依旧保持着那份从容与优雅,并没有为此刻意追求地位。 步练师进入后宫后,孙权对她的注意力最初并不多。孙权的第一任妻子谢夫人温婉贤淑,与他维持着和谐的婚姻关系;第二任妻子徐夫人则拥有深厚的家族背景,孙权对她始终保持敬畏。步练师只是众多妃嫔中的一员,她的地位并不显赫。 有一天,孙权突然提出要在后宫举办一场才艺表演,召集所有妃嫔展示自己的才艺。众多妃嫔纷纷表现各自的技艺,有的吟诗作对,有的舞蹈翩翩,而步练师却什么也不会,只是羞涩地站在一旁。 孙权见她这般温顺,心中生出了怜惜之情。与步练师简单交谈后,他发现她不仅美丽动人,更拥有一颗善良纯净的心。 从那时起,孙权开始多次召见步练师,二人开始深入交谈。步练师没有炫耀自己的才华,而是以一种温和的方式,给予孙权心灵上的慰藉。 每当孙权感到压力与疲惫时,步练师的存在就像是一股清泉,滋润了他干涸的心灵。她从不强求任何地位,而是以一个温柔体贴的妃嫔形象,默默地支持着孙权的决策。 步练师不仅是孙权的心灵寄托,她更有着极高的智慧。她从不介入孙权的政治事务,也从不为自己争取任何权力,而是全心全意地关心孙权的情绪与健康。她知道,孙权的心中早已有了一个位置,而她的温柔与支持,是孙权心灵的庇护所。 步练师逐渐成为了孙权最宠爱的妃嫔。随着时间的推移,孙权越来越依赖她。在东吴的朝政中,孙权深知自己的责任与压力,内外的挑战不断,身心疲惫。 每当疲劳过度,步练师便会亲自为他按摩,缓解他的肌肉疲劳,或者在夜深人静时为他唱歌,抚慰他焦虑的心灵。她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孙权在忙碌的政务中找到了片刻的宁静。 尽管步练师并未强烈要求成为皇后,孙权心中始终有一个无法放下的愿望,那就是让步练师成为自己的正宫。公元229年,孙权即位称帝,并立长子孙登为太子。孙权曾计划立步练师为皇后,但因徐氏一派的权力干涉,未能如愿。 在这一事件后,步练师并未表现出任何不满,反而安慰孙权,告诉他:“陛下英明,我等妾身安分守己便是,何必争那虚名实祸的皇后之位呢?”她的话语让孙权感到十分安慰,内心的郁闷却依然难以消除。 最终,孙权采取了果断的手段,清除徐氏党羽,并在适当时机宣布立步练师为皇后。 步练师被立为皇后后,她并未因此改变自己温柔从容的性格,反而更加谦和与低调。她不仅照顾孙权,更关心后宫的每一位妃嫔,整个后宫因她的存在变得温馨和睦。孙权的生活也因步练师的陪伴而充满了安慰与安宁。 好景不长,步练师在公元238年因病去世,年仅三十出头。孙权为此悲痛欲绝,立即下旨追封步练师为厚德昭烈皇后,并与她合葬于独孤陵。孙权的心中再无宁日,他的最爱已离他而去。 孙权在临终时,再次要求与步练师合葬。他的心中,从未有过任何一个女子能像步练师那样深深触动他。14年后,孙权去世,与步练师的永恒爱恋,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段佳话。
满清干了两件好事,第一件就是乾隆修了贰臣传,虽然他是为了利于统治,但立传羞辱汉奸
【2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