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被屠杀过近400次,为什么全世界都容不下犹太人?1833年,26岁的马克思

杰彦评娱乐 2025-06-27 11:32:10

犹太人被屠杀过近400次,为什么全世界都容不下犹太人?1833年,26岁的马克思,就一语道破真相:“犹太人的信仰就是拜金主义和唯利是图。他们的世俗信仰就是讨价还价,他们的世俗上帝就是金钱,犹太人的真正上帝是汇票,钱就是犹太人的上帝,在它面前不可能有别的神。” 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普鲁士特里尔,家境殷实,父亲海因里希·马克思是位律师,崇尚启蒙思想,热衷普鲁士改革。家中九个孩子,马克思排行第三,因兄长早逝,他成为长子。家族原为非宗教犹太人,父亲1816年改信基督教以便职业发展,1824年马克思在特里尔教堂接受洗礼,母亲亨丽埃特次年改宗。 1844年,他在《论犹太人问题》中提出犹太人信奉“拜金主义”,批判资本主义逐利本质,而非单纯针对犹太民族。 犹太人两千年流散史,是一部苦难与韧性的交织篇章。自公元70年罗马摧毁耶路撒冷第二圣殿,犹太人散居各地,屡遭迫害,原因复杂,涉及宗教、经济和政治。 宗教冲突是迫害的起点。基督教兴起后,视耶稣为救世主,犹太人坚持旧约教义,拒绝承认其神性。《新约》中犹大出卖耶稣的故事,被中世纪教会放大为犹太民族的“背叛”罪名。1096年,第一次十字军东征,莱茵河畔犹太社区被屠,数百人丧生。1215年,第四次拉特兰公会议强制犹太人佩戴黄色徽章,英格兰要求缝布条,法国规定徽章置于胸前,形如囚犯标记。 经济嫉妒加剧迫害。中世纪欧洲禁止犹太人拥有土地或加入行会,迫使他们从事贸易与放贷。7世纪,犹太商人掌控黑海丝绸贸易;12世纪,意大利犹太银行家为贵族融资,账本精准。然而,财富招致嫉妒。1348年黑死病肆虐,谣言称犹太人投毒井水,斯特拉斯堡数千人被烧死,地方商人趁机抢夺财物。莎士比亚笔下夏洛克的形象,强化了“犹太奸商”的偏见,实则反映欧洲人对犹太财富的敌意。 政治利用是迫害的杀招。每逢社会危机,犹太人成为替罪羊。1881年,俄国沙皇遇刺,基辅犹太区遭屠,数千家庭被毁。20世纪,纳粹将此推向极致。1933年,希特勒上台,宣传犹太人操控金融,策划战败。1938年“水晶之夜”,9万犹太人被捕,1.5万送往集中营。1941年起,奥斯维辛毒气室运转,600万犹太人丧生,纳粹冷血计算将犹太人污蔑为“民族毒瘤”。 文化孤立加深矛盾。犹太人恪守“选民”信仰,遵循安息日、饮食戒律,拒绝通婚。16世纪,威尼斯设立“隔都”,将犹太人圈禁于运河边街区,夜间锁门。这种隔离强化偏见,基督徒视犹太人为“外人”,恶性循环不断加剧。 19世纪,犹太复国主义兴起,试图终结流散命运。1896年,西奥多·赫茨尔发表《犹太国》,1897年召开巴塞尔大会,宣布建国目标。1917年,英国《贝尔福宣言》支持在巴勒斯坦建“犹太民族之家”,引发移民潮。1947年,联合国分区计划赋予犹太人57%土地,占人口三分之一。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建国,第一次中东战争随即爆发,巴勒斯坦领土被蚕食,加沙地带成为冲突焦点。五次中东战争后,巴勒斯坦仅剩零星飞地,仇恨延续至今。 犹太人千年苦难,揭示了人性中的偏见与权谋。马克思的“拜金”论断虽一针见血,却未触及全貌。如今,以色列屹立中东,冲突却未停息。

0 阅读:12
杰彦评娱乐

杰彦评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