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现在进口歼10已经来不及了。最好的办法是马上进口红旗9或者红旗1

竹风吟月 2025-06-30 16:45:54

/伊朗现在进口歼 10 已经来不及了。最好的办法是马上进口红旗 9 或者红旗 19。因为这两款防空系统配备的地对空导弹,能在中远程空域构建防御网。尤其是红旗 9,最大射程超 200 公里,可同时拦截多个空中目标,这对眼下急需提升防空能力的伊朗来说,是更务实的选择。 这事得从特朗普最近的口风说起。他在 6 月 27 日的白宫记者会上扬言,“考虑因铀浓缩问题再次轰炸伊朗”,还暗示美国情报部门掌握了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藏身位置。这种威胁可不是空穴来风 —— 就在同一天,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扎米尔公开宣称,以军已 “彻底摧毁伊朗 90% 的铀浓缩能力”,并着手制定新一轮针对伊朗核设施的打击计划。更值得警惕的是,美国 “福特号” 航母打击群已抵达以色列海域,五角大楼称此举是 “防御性威慑”,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是在为可能的军事升级铺路。 以色列的军事动作远比嘴上说的更激进。6 月 23 日,以军出动超过 50 架战机,对德黑兰的导弹储存设施和雷达生产基地发动自冲突以来最大规模的空袭,两小时内投掷了超 100 枚弹药。更夸张的是,以军战机甚至在白天飞越德黑兰上空,用 JDAM 滑翔制导炸弹攻击地面目标,完全无视伊朗防空系统的存在。这种明目张胆的挑衅,暴露了伊朗防空体系的致命短板 —— 尽管德黑兰在 6 月 19 日启动了新防空系统,但俄制 S-400 在实战中表现拉胯,连以色列的 “赫尔墨斯 - 900” 无人机都拦截不住。 伊朗的防空困境,在 6 月 13 日的冲突中彻底暴露。以色列通过电子战压制,让伊朗西部数十套防空系统陷入瘫痪,随后 F-35 战机长驱直入,摧毁了伊斯法罕核设施的电力系统。更讽刺的是,伊朗引以为傲的 “巴瓦尔 - 373” 防空系统,在以色列的电磁干扰下,雷达屏幕上连 F-15 战机的影子都捕捉不到。这种技术代差,让伊朗导弹部队成了 “瞎子”——6 月 22 日,以军无人机在伊朗中部发现一个正在装填弹药的导弹发射车,不等其完成发射准备就将其摧毁。 这时候进口红旗 9 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红旗 9 采用相控阵雷达,抗干扰能力远超俄制系统。2023 年某中东国家引进该系统后,曾成功拦截过数枚巡航导弹,实战表现有目共睹。更关键的是,红旗 9 能与其他防空武器组网,比如搭配近程的红旗 - 17,就能构建多层防御体系。这种 “天网” 式防御,正是伊朗当前最需要的 —— 毕竟以色列的空袭模式已经从 “精准打击” 升级为 “系统性破坏”,6 月 22 日对亚兹德战略导弹指挥部的空袭,直接摧毁了伊朗储存的 “霍拉姆沙赫尔” 导弹,这些导弹曾是伊朗威慑以色列的核心力量。 不过,伊朗想拿到红旗 9 并不容易。美国一直在盯着中伊军事合作,2021 年签署的 25 年合作协议虽提到北斗导航,但明确限定在民用领域。更麻烦的是,以色列的情报网络渗透到了伊朗境内 ——6 月 13 日的空袭中,以色列特工甚至能精准定位伊朗革命卫队总司令萨拉米的位置,通过植入建筑的炸药将其炸死。这种情报优势,让伊朗在引进武器时不得不考虑泄密风险。 相比之下,俄罗斯的格洛纳斯系统可能是更现实的选择。俄伊 2025 年签署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中,明确提到军事技术合作,俄罗斯还帮伊朗发射过 “海亚姆” 遥感卫星,技术协同基础深厚。但普京在 6 月 18 日罕见透露,俄罗斯曾提议联合研发防空系统,却遭伊朗冷淡回应 —— 德黑兰更倾向于自主研发 “烈士阿尔曼” 远程防空导弹系统。这种矛盾心态,让伊朗在防空升级上陷入两难:依赖俄罗斯可能受制于人,自主研发又远水解不了近渴。 以色列显然不会给伊朗太多时间。6 月 26 日,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放话,若伊朗再次威胁以色列安全,以军将 “以百倍于对黎巴嫩或加沙的强度” 发动袭击,还暗示曾计划刺杀哈梅内伊。这种赤裸裸的威胁,加上以军近期频繁的弹药补充和战机修复,都在传递一个信号:停火只是幌子,更大规模的打击随时可能降临。 对伊朗来说,当务之急是尽快形成战斗力。红旗 9 的技术成熟度和生产线稳定性,或许能解燃眉之急。但在国际制裁和情报渗透的双重压力下,伊朗能否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采购、部署和人员培训,仍是个未知数。毕竟,以色列的 “铁穹” 系统已部署到位,而伊朗的防空网却千疮百孔 ——6 月 25 日的卫星图像显示,德黑兰北部的防空阵地在空袭后一片狼藉,连基本的雷达站都成了废墟。

0 阅读:0
竹风吟月

竹风吟月

竹风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