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哭了!江西抚州,女子看到一个已故同学的父亲大晚上在街上卖瓜,她二话不说,把剩下的香瓜包圆了,还念叨着老人“早点回家歇着”。 6月28日凌晨1点的江西抚州街头,68岁的李老汉还在路灯下守着最后两筐香瓜。 这时一个穿白T恤的姑娘蹲下来,直接扫码付了全款,这些瓜全要了,您早点回家歇着,他当时完全懵了,直到听见姑娘哽咽着说:"我是您儿子小李的同学。" 深夜街头的香瓜摊前,一场跨越生死的温暖相遇让全网破防 6月28日凌晨1点的江西抚州街头,68岁的李老汉还在路灯下守着最后两筐香瓜。 这时一个穿白T恤的姑娘蹲下来,直接扫码付了全款,叔,这些瓜我全要了,您早点回家歇着。老人后来告诉记者,他当时完全懵了,直到听见姑娘哽咽着说:"我是您儿子小李的同学。" 这个真实故事被路人拍下,视频中的姑娘是当地某小学教师陈某,她口中的“小李”是7年前因意外去世的初中同桌。 陈老师还原了更多细节,那天批改完作业已经凌晨了,远远看见路灯下佝偻的背影,那个侧脸特别像小李。 当她脱口说出同学名字时,老人突然抓住她的手腕反复确认,原来老人手机里存着儿子所有同学的名字,这些年总盼着能在街上"偶遇"他们。 这种温暖的牵挂并非个例,去年报道过山东"兄弟饺子馆"的故事,十几个退伍兵连续12年照顾牺牲战友的父母,把二老开的小店吃成了网红打卡地,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对逝者的纪念行为能增强社会凝聚力。 丧亲老人最怕的不是被提及逝者,而是害怕亲人被世界遗忘。 当地独居丧子老人平均每月说话量不足普通老人的三分之一,但小李的同学群有个特别的共享相册,里面存着大家模仿他招牌动作的搞怪照片。 陈老师说:“上周同学小王家孩子满月,我们还特意留了把空椅子,就像他初中抢同桌糖果时坐的位置。” 如今李老汉的香瓜摊成了暖心打卡点,有家长特意带孩子来买瓜,说要教他们“什么叫情义”。 外卖小哥们自发组成“不熄灯小队”,总在深夜“刚好路过”买几个瓜。 当地“银龄关怀”志愿者较上月新增17%,很多报名备注写着“想学视频里那个姑娘”。 中国传统的情感表达往往比较含蓄,但年轻一代正在用行动打破这种模式,就像陈老师说的,我们不过是用老爷子能接受的方式,把当年没来得及给小李的拥抱,转交给他爸爸。 这或许就是最朴素的纪念,让逝去的人继续活在温暖的对话里,而不是冰冷的记忆中。 信源: 《江西日报》 抚州市文明办提供材料 央视新闻《记忆药方》专题片 中国社科院《社会心态调查报告》
看哭了!江西抚州,女子看到一个已故同学的父亲大晚上在街上卖瓜,她二话不说,把剩下
雨后清新绿天
2025-06-30 16:54:00
0
阅读: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