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徐克拍完《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以后,票房大卖,打算继续找金庸购买《神雕侠侣》的版权继续改编。但是金庸却闭门不见。
金庸说:我不喜欢你,你不懂武侠,以后我的小说你就别拍了。
当初徐克经过黄霑介绍,认识了金庸。
在这之前徐克已经有了代表作,黄飞鸿系列的电影金庸也看过,
觉得他对电影呈现的武侠世界有着自己的独特理解,充满江湖味。
之后,金庸非常开心地把《笑傲江湖》的版权卖给了徐克,
结果万万没想到,徐老怪不愧是“鬼才”
直接把小说改得面目全非了。
原著中东方不败是个男性角色,是一个渲染充足点墨不多,出场和印象反差极大。
结果徐克反其道而行,就抓住了这么一个只出现了一个章节的角色,大刀阔斧地修改人物和剧情。
也不承认徐克的鬼才,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给他改成了经典。
就这样成就了林青霞最为经典的电影镜头之一,青霞饮酒。
林青霞,文艺的小女人,在徐克的武侠江湖中变身狠毒与柔情兼具的亦男亦女的魔道教主东方不败,为情赴死。
那一句“我是个魔头,我的路一个人走”,如此霸气,如此惊艳。
一开始改编的时候,金庸是坚决不同意的,觉得已经完全偏离了《笑傲江湖》这本书原有的内容和大局观。
为什么要选东方不败这么一个小人物,还是个反派,连亦正亦邪都算不上。
而且不单是主角,还把男的改成女的来演,还和令狐冲谈起了恋爱,
金庸当然不能容忍自己的小说被如此爆改,自然很生气,但是徐克坚持己见,毕竟钱已经花了,
结果电影上映之后大卖3400万票房,荣登当年票房第6名。之后“东方不败”这一个角色大火,电影公司连拍13部东方不败角色的电影,
无一例外地都和令狐冲暧昧不清,但是没有一部比这更成功的。
之后徐克再找金庸买《神雕侠侣》的版权时,金庸坚决不见他,
估计就是把所有“东方不败”和令狐冲暧昧不清的账都算到徐克头上了。
然后有一次,金庸在采访时当着徐克的面说:你不懂武侠,我们朋友照做,但是我的小说不会再让你拍。”
一直到金庸晚年,才愿意把《神雕侠侣》的版权卖给了徐克。
其实徐克武侠电影中的美人,都是极富个性和恩怨分明的,
张曼玉在《新龙门客栈》饰演的客栈老板娘金镶玉,豪放,泼辣,八面玲珑地游走在各大势力之间,
周淮安指责她与大漠一般无情无义,她最终一把火烧了龙门客栈,至情至性。
王祖贤在《倩女幽魂》中饰演的聂小倩,冷冽的眼神和天生媚骨,演绎了一出凄美悲壮的人鬼恋,从而一样成就了王祖贤的“聂小倩”至今无人能够超越的荧幕形象。
徐克拍的武侠电影里有真正的江湖味,不管是选角色还是武术指导都很精准真正展现出了一个恩怨情仇,
武林纷争的多彩江湖,他的呈现的角度总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还有黄飞鸿系列的十三姨等等
说到《笑傲江湖》,还是很喜欢第一部中的插曲《沧海一声笑》,还有那经典的镜头:
浩荡的江流上,一只小船上载着曲阳、刘正风、令狐冲和岳灵珊四人。
曲洋抚琴,刘正风吹笛,令狐冲弹着三弦,他们边弹边唱着豪气干云又潇洒逸然的《沧海一声笑》,其词曰:
沧海一声笑 滔滔两岸潮 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曲未唱完,左冷禅已到,一番激斗下,曲洋身受重伤,刘正风为救曲洋经脉尽断。
现在回想起来都起都忍不住轻哼几句,不得不感慨武侠电影中给我们呈现的那个江湖豪情,侠之天下的武侠世界。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能写出这样十四部武侠巨著,说明大宗师金庸的胸怀和见识自然也不会差。
只能说,金庸笔下的江湖是正楷的,四平八稳,而徐克拍出的江湖是自由的,快意恩仇。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同的武侠世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其实就像大家说的,大家知道东方不败,一方面是因为当年演的人是林青霞,而且她也演得好,
二个也是因为徐克天马行空的想法改编,
不然或许有很多人不知道“东方不败”这个角色,也不知道《笑傲江湖》这部小说。
毕竟看武侠小说的,只有那么一部分武侠迷,但是搬上荧幕之后,受众的群体就更多了,会了解背后故事的自然也就多了。
对于金庸和徐克来说,大家都收获了名和利,都是各自的创作,只是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呈现出来而已,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金庸后来又愿意把《神雕侠侣》的版权卖给了徐克,
或许就是这个原因。金庸应该也是想明白了,
大家都是希望自己的作品成为经典的。
大家看过哪几个版本的《神雕侠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