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三国演义》拍摄正酣。马上要拍“长坂坡”的时候,饰演赵云的杨凡找到导演王扶林:“导演,我不会骑马,武戏拍不了,你给我找个替身吧!”
王扶林听了大发雷霆:“不会骑马你演什么赵云啊,赶紧滚。”
当年央视投资1.7亿筹拍四大名著的重头戏《三国演义》,成为当时的鸿篇巨制,因为三国里有多场战争场面,剧组把资金都花在了武器装备等上面,就连主演唐国强的工资也只有250元。
这样一部大制作,必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很多演员都希望能在里面露个脸,好歹也是以后的资本。
当时已经小有名气的张光北,在老师的推荐下去试镜,他想演的是周瑜。但是王扶林导演见了后,觉得他不太合适,就想让他演赵云。 张光北不愿意了,因为他觉得赵云太顺了,没有色彩。这时,一旁的蔡晓晴导演说:“要不你演吕布吧?”
张光北一听也不情愿,因为吕布有“三姓家奴”之称,张光北对他的印象不太好。但是导演却劝他:“吕布这个人物很出彩,还跟貂蝉有虐恋,英雄美人的戏码自古以来都是很有看头的。”
张光北说:“可是我不够色啊,蔡导,你说色怎么演?”
蔡晓晴没好气地跟他说:“我怎么知道怎么演,这是你们男人的事。”
就这样,导演让张光北扮上吕布的行头,在化妆的过程中,张光北想起小时候看的小人书中的吕布形象,这不活脱脱地就是书里走出来的吕布嘛!
张光北演了吕布后,赵云就由另一个演员杨凡来演了,因为导演见他形象气质都不错,很符合赵云英气逼人的人设。
在《三国演义》中最先出场的赵云便是杨凡出演的,他演的大都是文戏部分。等到把文戏拍完后,要拍重头戏“长坂坡”的时候,杨凡却说:“我不会骑马,你们看着办吧,大不了找个替身。”
王扶林听了后,气的肺都快炸了,堂堂一个五虎上将竟然不会骑马,这不是笑话吗?他生气地跟杨凡说:“你不会骑马怎么不早说,到了这个节骨眼上,这不耽误剧组进度吗?”
杨凡却不在意,他轻飘飘地说:“你们想想办法不就行了吗?”
他的言外之意就是找个替身或者采用镜头剪辑之类的手法,瞒天过海。但是“长坂坡”这出戏,赵云七进七出,骑马打斗场面非常激烈,也是《三国演义》的名场面之一。
如果用替身或者后期剪辑的话,就呈现不出应该达到的效果,演员需要真枪实干才行,不能把观众当傻子,糊弄事啊!
对艺术要求严格的王扶林对杨凡说:“哪个观众会接受一个不会骑马的赵云,你不用演了,赶紧滚dan吧!”
拍摄中出了这么一档子事,让剧组损失不少。王扶林正在发愁到哪里找赵云的下一任,这时候,张光北对导演说:“我给你们推荐一个人,我同学张山,山东大汉,骑马特别好。”
导演半信半疑道:“你这不是吹牛吧?可别拉关系啊!”
张光北仰天长啸:“别瞧不起人,告诉你整个剧组,无论刘关张,还是曹操孙权,再加上我这个吕布,论骑马谁都不如张山!”
导演一听张光北说的这么信誓旦旦,便让张山来试镜,扮上后,导演觉得有点差强人意。但是等到张山一上马,拿着长枪一挥,大喝一声:“我乃常山赵子龙。”内味就出来了。
张山骑着马来回奔跑,穿梭自如,让现场的人都竖起了大拇指。就这样,经典的“长坂坡”诞生了。在拍摄的过程中,张山非常敬业,披甲上阵,冲杀于曹营之间。把赵云的英姿飒爽与忠信仁义演绎得淋漓尽致,这个角色也成了张山的代表作。
《三国演义》中,有三个演员饰演了赵云,但只有张山这一段最精彩,因为这一段也是赵云的高光时刻。所以观众们只记住了张山的赵云,其他两个演员都忽略不计了。
后来《三国演义》的版权卖到泰国后,在泰国引起了轰动,相比日本观众最喜欢曹操,泰国观众则最喜欢赵云。当时,剧组演员被邀请去泰国旅游和交流的时候,张山一下车便看到了巨大的荧幕上,上面一直滚动播出的是赵云的片段。
而且疯狂的泰国粉丝都拥到张山面前,热情地跟他说:“萨瓦迪卡!”
虽然后来,张山还演过不少别的角色,但赵云成了他的巅峰,再也无法超越。
后来在《新三国》中,聂远饰演的赵云获得了不少网友的好评。
其实当初聂远并不想演赵云,他的理由跟张光北如出一辙,同样觉得赵云这个人物太平淡了,就那几件事没什么可演的。不过跟张光北相反的是,聂远对吕布情有独钟,他想演吕布,跟貂蝉演绎一场旷世绝恋。但最后因为身高问题,导演选择了更为高大威猛的何润东,聂远只好演起了赵云。
此外,刘德华在《见龙卸甲》也演过赵云,林更新在《武神赵子龙》中演了谈恋爱的赵云,这么多版本的赵云,谁是你的最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