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一位年轻的解放军战士激动地指着报纸上兵团司令员的照片,热泪盈眶地喊道:"我终于找到父亲了!就是报上这位首长!" 【消息源自:《战火中的父子重逢:四野名将邓华与失散23年儿子的相认始末》2019-11-15 人民政协报;《开国将领邓华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修订版】 油灯在帐篷里晃出细碎的光影,邓贤诗用冻得发红的手指捻开《人民日报》的边角。1949年10月的岭南夜里还带着潮气,这个23岁的四野战士刚结束夜训,正就着灯光读三天前的报纸。突然他像被雷劈中似的僵住了——第二版右下角那张兵团司令员邓华视察前线的照片,眉眼间分明刻着自家相框里父亲的轮廓。 "班长!您看这..."小邓的声音惊动了整排通铺,几个脑袋同时凑过来。班长王志忠叼着半截卷烟,眯眼对比战士手里泛黄的老照片和报纸:"别说,这鼻子眼睛真像一个模子刻的。""可俺爹叫邓多华,早年间..."小邓突然卡壳了,他想起母亲临终前攥着他手说的那句"你爹活着,在很远的地方干大事"。 第二天全连炸开了锅。炊事班老赵边搅大锅菜边嘀咕:"人家邓司令是井冈山下来的老革命,能是你爹?"指导员却悄悄把情况报到了团部。谁也没想到,三天后军长詹才芳的吉普车直接开到了连队驻地。这位以严厉著称的将军盯着小邓看了足足五分钟,突然转身对秘书说:"立即给兵团司令部发电报。" 此时的邓华正在韶关指挥所看地图。接到"46军发现疑似您亲属的战士"的电报时,他钢笔尖在作战方案上洇出个墨点。秘书看见首长的手在抖,这双指挥十万大军的手上次发抖还是辽沈战役最吃紧的时候。"查查这个战士母亲的名字。"邓华说完又补了句,"要快。" 当夜小邓被叫到军部值班室写家信。詹军长背着手在屋里转圈:"你娘叫什么?家里还有什么信物?"年轻的战士挺直腰板:"报告首长,家母邱青娥,留有个铜顶针..."话没说完就被电话铃打断。詹才芳抓起听筒嗯了两声,突然立正:"是!保证完成任务!"转身时眼圈竟有些发红:"收拾东西,明天去兵团司令部。" 10月18日清晨,邓贤诗穿着新发的棉军装站在司令部院子里。他看见个穿呢子军装的首长快步走来,领章上三颗星亮得扎眼。两人隔着三步远同时站住,邓华喉结动了动:"你娘...走的时候受苦没有?"这句话像把钥匙,小邓积了二十三年的眼泪决堤而出:"娘临走前天天摸您那半截怀表..." 肖劲光司令员后来在回忆录里写:"那天邓华同志哭得像个孩子。他们父子俩坐在作战室台阶上,从晌午说到日头偏西。"最让参谋们震撼的是,当组织提出调小邓到兵团部工作时,这个年轻战士竟啪地敬了个礼:"报告父亲!我还是想在老连队打完解放全中国的仗。" 这场相认像颗温暖的子弹,击穿了严酷战争中的某个瞬间。直到1950年海南岛战役,15兵团的战士们还时常看见:邓司令检查工事时总会多问两句46军某连的防御布置,而战壕里有个眉眼酷似首长的小战士,总把缴获的罐头往伤员手里塞。
邓小平晚年忆三陈:最痛惜陈赓,最心疼陈再道,裁军时他牺牲太多陈赓,1903年出
【2评论】【3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