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峙:从“福将”到“猪将军”,他为何放过杀父仇人?

槿沐 2025-07-08 15:20:07

刘峙,这个名字在国民党军史上争议颇多。他1892年出生在江西吉安一个贫困农民家庭,父亲因与地主争稻田放水被活活打死,当时他还不满一岁。母亲胡氏带着他历经磨难,几经辗转,最终改嫁给一个卸任统带黄小山,刘峙也因此改名黄谊本。在黄家,他有了读书的机会,从私塾到观澜书院,再到日本留学,虽然因留学生抗议事件提前回国,但他的人生轨迹从此改变。

回国后,刘峙进入湖南陆军小学堂,随后加入学生军,参加了武昌首义,开启了他的军旅生涯。从护国军的上尉参谋到连长,再到黄埔军校教官,他逐渐崭露头角。北伐战争中,他屡立战功,从师长升到军长,再到第一集团军总指挥,还被授予陆军二级上将军衔,人称“福将”。然而,1948年淮海战役中,他因决策失误导致55万精锐几乎全军覆没,从“福将”沦为“猪将军”,被蒋介石革职。

1922年,刘峙衣锦还乡,乡亲们纷纷劝他手刃当年打死他父亲的恶霸。可他却淡淡地说:“都过去了,我看开了。”这句话在村里引发了轩然大波。有人夸他心胸宽广,有人骂他窝囊。但刘峙的选择或许并非偶然。他从小失去父亲,历经磨难,早早明白个人恩怨的渺小。北伐时,他已是将军,报仇对他来说不过是小打小闹,耽误正事。再说了,杀了恶霸,村里还能消停吗?多半又是一堆乱子。

还有一层,他可能真看开了。父亲死时他不到一岁,仇恨对他来说,没那么刻骨铭心。加上他后来在军中混得风生水起,早就不是那个无依无靠的小孩了。报仇有啥用?改变不了过去,还不如往前看。这不是高大上的胸怀,只是个普通人想明白了而已。

刘峙的一生,争议从未停歇。早年运气好,打仗总赢,被称为“福将”;淮海战役翻车,又被骂成“猪将军”。历史人物往往复杂得让人琢磨不透,刘峙就是这样一个人。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