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1951年,去到香港的原新一军军长潘裕昆,在香港赔了个倾家荡产,原因是他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07-08 17:47:47

[太阳]1951年,去到香港的原新一军军长潘裕昆,在香港赔了个倾家荡产,原因是他被人骗了,20万美金打了水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潘裕昆) 潘裕昆将军的一生,荣耀与落寞交织,他在抗日战场上是令敌军闻风丧胆的悍将,可退居香港后,一场骗局就让他几乎倾家荡产,晚景凄凉。 这位将军的人生起点,是一场灭门惨案,1922年,湖南浏阳的潘家遭土匪洗劫,父母兄长皆被杀害,年仅16岁的潘裕昆被绑作人质。 叔公四处奔走,用500块大洋将潘裕昆赎回,这场血海深仇,成了他投笔从戎的唯一理由——剿灭匪患,天下太平。 从长沙第一师范毕业后,潘裕昆便南下广州,与同学毛泽民、宋任穷一同报考黄埔军校,他在师范读书时,跟毛泽民关系不错。 据说毛泽东常向他提问,潘裕昆答不上来,便机智地把球踢给毛泽民:“这个问题,他最清楚。”就这么个小插曲,让他和毛家兄弟结下了一段情谊,最终,潘裕昆考入黄埔四期,自此踏入军界。 抗日战争爆发后,潘裕昆的军事才能得以尽显,从淞沪会战到粤北战役,他打仗勇猛,从不惜命,总是第一个冲锋,而他最高光的时刻,则是在缅甸战场。 1944年,已是第50师师长的潘裕昆,率部参与滇西缅北大反攻,在关键的密支那战役中,面对日军的顽抗,他组织“决战敢死队”突入巷战,硬是啃下了这块硬骨头,此战之后,他一路势如破竹,并和盟军彻底扭转了南亚战局。 战功赫赫,荣誉也随之而来,美国总统罗斯福亲授“自由勋章”,英国授予“巴斯荣誉勋章”,加上国内的宝鼎勋章、忠勤勋章等等,潘裕昆一时风光无两。 1945年日军投降,潘裕昆率部进入九龙,参与香港受降仪式,这也是鸦片战争后,中国军队第一次以胜利者的姿态踏上香港土地。 谁知,抗战的胜利并未换来和平,潘裕昆厌恶内战,到1949年,他干脆辞去军职,与44名国民党军政要员一同在香港通电反蒋,公开表态拥护新中国。 到了香港,潘裕昆深居简出,住在九龙青山道一栋不起眼的楼里,不过,他并非身无分文,随身携带的黄金美钞,都存放在汇丰银行的保险箱里。 在港期间,潘裕昆与同样避居于此的卫立煌往来密切,并积极为卫立煌北归大陆出谋划策,可见其拥护新中国的立场是实打实的。 然而,一场商业陷阱正等着他,1951年,卫立煌打算投资一家公司,需要50万美元股本,自己钱不够,便拉上潘裕昆合伙,潘裕昆承诺分担一半,也就是25万美元。 经人介绍,他们认识了复兴银行经理袁德泉,此人巧舌如簧,许以高额利息,骗取了两位将军的信任,潘裕昆与卫立煌将20万美元存入复兴银行,这笔钱在银行里滚了一圈利息,凑足了25万美元,准备正式投入公司。 可就在这笔钱转出之前,复兴银行毫无征兆地倒闭了,潘裕昆和卫立煌的巨款,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这位在枪林弹雨中都没皱过眉头的将军,面对这笔人间蒸发的巨款,却只能认栽,战场上算无遗策,到了商场上,却栽了个大跟头,这事对他打击极大,街坊邻里时常看到他一个人在荔枝角附近落寞地徘徊。 尽管个人财富遭遇重创,潘裕昆对国家统一的关切却未曾减少,1982年,他因病前往杭州疗养,同年10月病逝,享年76岁,最终归葬故里浏阳,他去世后,中共中央统战部发来唁电,评价他“有功于国家,有功于人民”。 潘裕昆的一生,前半生是民族英雄的激昂战歌,后半生却充满个人悲剧的沉重叹息,战场没能击垮的将军,却在人心的算计中输得一败涂地,好在,历史最终给出了公允的评价,肯定了他为国为民的功绩,这或许是对他最好的慰藉。

0 阅读:0
叨叨小科天下事

叨叨小科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