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共产党通过一项决议,正式认定1965年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是个错误。 这事儿在国际政坛扔下了一颗舆论炸弹。俄共这次直接戳破了赫鲁晓夫当年的“秘密报告”,直言这份报告存在错误和政治偏见,目的就是要给斯大林恢复历史公正评价。 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搞了个闭门会议,抛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把斯大林批得体无完肤。这报告直接导致苏联国内思想大乱,各地掀起拆除斯大林塑像的风潮,连斯大林的遗体都被移出了列宁墓。这股“去斯大林化”的浪潮,被俄共视为苏联解体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事实上,俄共对斯大林的态度一直跟赫鲁晓夫那套不一样。俄共作为苏联共产党的思想继承者,这些年一直在努力恢复斯大林的历史地位。就拿伏尔加格勒来说,俄共多次提议把这城市名改回斯大林格勒,虽然没完全成功,但普京还是在2025年批准把伏尔加格勒机场更名为斯大林格勒机场。这背后,是俄罗斯社会对斯大林评价的悄然转变。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民众支持给斯大林“正名”。 更关键的是,普京政府对斯大林的态度也在微妙调整。普京虽然没完全否定赫鲁晓夫的报告,但他多次强调斯大林在卫国战争中的贡献,还说“忽视他领导赢得战争的事实是愚蠢的”。这种“去意识形态化”的操作,让斯大林符号变成了纯粹的爱国主义载体。俄教育部修订的教科书中,斯大林被称作“苏联最成功的领导人”,他的工业化成就和卫国战争贡献被放在醒目位置。 俄共这次决议,也是在回应俄罗斯当下的内外压力。北约军事力量不断东扩,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俄罗斯需要凝聚国内共识。斯大林作为带领苏联赢得二战胜利、实现工业化的领导人,他的形象能唤起民众的民族自豪感。俄共主席久加诺夫就说过,在当前危机下,列宁和斯大林的精神力量能捍卫祖国的自由与独立。 不过,这事儿在国际上也引发了争议。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强烈抗议,欧盟警告要“密切关注历史修正主义趋势”。但在俄罗斯民众眼中,这更像是民族记忆的自我修复。从格鲁吉亚到北奥塞梯,一座座斯大林塑像重新立了起来,无声诉说着普通人对苏联遗产的朴素情感。
俄罗斯共产党通过一项决议,正式认定1965年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是个错误。 这
国际事件纵深谈
2025-07-08 19:29:48
0
阅读: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