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成奎安得知蓝洁瑛生活窘迫,没钱吃饭,就赶到蓝洁瑛的房子附近,特意嘱

锴锐说科技文化 2025-07-09 09:27:38

2005 年,成奎安得知蓝洁瑛生活窘迫,没钱吃饭,就赶到蓝洁瑛的房子附近,特意嘱咐每一家饭店老板:“以后她每次来吃饭,都要记账,别收钱,我会按时来付钱,有劳你们了!” 没想到,成奎安做到了! 旺角弥敦道的霓虹灯牌在雨雾里晕成彩色光斑,成奎安的黑色皮衣还沾着片场的假血,他挨家敲开茶餐厅的玻璃门时,金戒指上的龙纹蹭过 “烧腊双拼” 的价目表,留下浅淡的划痕。 “福记” 老板看着他掏出的信封,里面港币的号码连号 —— 是刚从银行取的片酬,最底下还压着张女儿的涂鸦,画着个举着棒棒糖的胖子,和他此刻弯腰嘱咐 “别让她难堪” 的模样重叠。 蓝洁瑛第一次推开 “明记” 粥铺的门时,帆布鞋的鞋带断了一根,头发里还缠着捡来的废报纸碎片。 老板端上艇仔粥的瓷碗沿,留着成奎安上周用指甲敲出的月牙痕 —— 他当时说:“她要是坐靠窗的位置,就多放半勺鱼片。” 粥里的姜丝浮在表面,像极了 1985 年她拍《六指琴魔》时,成奎安在片场给她递的暖手宝,绒毛边缘也沾着细碎的姜丝,是他特意让场务加的驱寒料。 2006 年台风过境那晚,蓝洁瑛躲在 “荣记” 粉面店的屋檐下发抖。老板娘把她拉进店里,端出的云吞面还冒着热气,汤里漂着四颗虾丸。 成奎安上周结账时特意交代:“单数日子放三颗,双数放四颗,她喜欢凑整。” 玻璃门外的雨砸在招牌上,噼啪声里,蓝洁瑛盯着墙上《江湖最后一个大佬》的海报发愣。 海报里成奎安饰演的黑帮头头正叼着烟,而此刻碗底的虾丸,和他当年在庆功宴上给她夹的一模一样,都去了虾线。 成奎安化疗后第一次去结账,脖子上的纱布渗着淡粉色药水。 他扶着吧台数钱的手在抖,指节的淤青是放疗的副作用,可看见账本上 “蓝小姐” 三个字时,突然笑了 —— 那字迹和他给女儿写的家书一样歪歪扭扭。 老板要把零头抹掉,他却从皮衣内袋摸出皱巴巴的零钱:“一分都不能少,她当年拍广告时,连盒饭里的葱花都要数清楚。” 说这话时,喉结动了动,化疗的灼痛感让他眯起眼,可目光落在窗外,像在找那个熟悉的、踽踽独行的身影。 2007 年深冬,蓝洁瑛在 “富记” 吃着叉烧饭,电视里正放成奎安接受采访的片段。 记者问他 “为什么总演坏人”,他挠着头说:“坏人演多了,才知道好人难当。” 叉烧的油滴在桌布上,晕成小小的渍痕,和她 1989 年参加慈善晚宴时,成奎安不小心洒在她礼服上的红酒印一样形状。 老板递来纸巾时说:“他昨天来结账,咳得直不起腰,还问你上周怎么没来。” 成奎安的账本在 2009 年春天断了页。最后一笔账记着 “云吞面两碗,净云吞一份”,旁边用铅笔写着 “她今天穿了件蓝毛衣”。 纸页边缘沾着医院的消毒水味,夹着的缴费单上,化疗费用的数字刺眼,可账本里的饭钱,每一笔都记得清清楚楚,连 “多加的半勺醋” 都标了备注。 他女儿整理遗物时,在账本夹层发现张便签,上面是成奎安歪歪扭扭的字:“等她好起来,带她去吃避风塘炒蟹,我买单。” 蓝洁瑛是在半年后才知道成奎安去世的。那天她走进 “明记”,老板红着眼递上免费的及第粥:“他留了笔钱,够你吃两年的。” 粥里的猪润切得极薄,像极了成奎安在片场教她演哭戏时,用刀片划开的洋葱,辛辣味呛得人眼眶发烫。 窗外的阳光落在粥碗里,碎成点点金斑,和他当年悄悄放在她门口的热牛奶表面,浮着的那层奶皮一样,暖得让人想落泪。 如今弥敦道的茶餐厅换了新招牌,可老食客都知道,靠窗的位置永远留着一个空位。 墙上的老照片里,成奎安举着奖杯咧嘴笑,而照片角落,有个穿蓝裙子的姑娘正低头喝汤,碗沿的热气模糊了眉眼。 老板说,每逢雨天,总觉得那个座位上坐着两个人,一个在大口扒饭,一个在悄悄数着对方碗里的米粒,像在演一场没台词的戏,却比任何剧本都动人。

0 阅读:57

评论列表

浏览

浏览

2
2025-07-09 09:50

大傻哥是默默为爱慕付出也是真挚的友情

锴锐说科技文化

锴锐说科技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