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9X的技术轰炸,大家看到了。
1 技术和资源过剩供应,无所不用其极。
需要3妙级加速吗?其实不必须。
需要70度电池包的混动吗?其实不必须。
需要这么多行业第一,全球首次吗?其实不必须。
能感觉杭州湾的研发人,憋着一股气,拼命要证明自己。曾经丢掉的一些东西,错过的一些东西,一定要拿回来!
说句实话,今天国际汽车大品牌的品牌力是比中国本土品牌还是高的,所以中国车的打法就是用强产品力去强行弥补品牌积累的欠缺。
没有一个中国车品牌是例外的,极氪也不例外。
一位国际大牌的朋友晚上和我私聊,说如果极氪9X这个技术上了他们家的车,那还得了!必须卖到起飞!
2 酿新酒,入老瓶
我几个月前第一次线下提前看车,在杭州湾工厂,就分享了这个感受。
我今天写不出更好的看法,直接引用上次的原话:
“数码产品还是车产品?
这几年,很多电车出道,成功的设计是「这不是车,这简直是TMD新款数码科技时尚单品!」
这次极氪9X营造的感觉是「这完全不是数码产品,这就是一台真正的车!」
外饰的车感非常强,既无数码感,也无电动感,浑身都是车感。
在我看来,这是走在了对的历史节奏上,摆脱了前面十年这个短历史周期的诱惑和绑架!
同时,也是和这个细分市场的用户诉求是呼应的。这车并不会卖给那种「买了一台新平板或者折叠屏手机回家,一晚上不睡觉把300个菜单和功能,每个研究学习一遍的人,同时在内心标注其中30个是同级别竞品没有的,并因此而激动万分」。
其实在非常豪华高端的车上,挤眉弄眼,花里胡哨的,传感器过于外露,我真的觉得是很奇怪的做法,类似内衣外穿,是Speed这样的网红潮人的风格,不是老钱或者想装老钱的人群的风格。”
3 车还是车,人还是人
我在上海车展前,和一位德国大众设计师交流。他有一个非常牛逼的总结,他说这些年在中国花样繁多的电车中,其实最终来看,是设计细节在推陈出新,宏观车身比例依旧经典。
很新物种的造型比例突破,绝大多数都没有被接受。
这有些像美女。今天当红的女模特的面容气质和妆办大概率是20年前区别很大,一代人喜欢一代的流行,但身材比例的欣赏标准其实是相当恒久的。
当然,极氪和传统的全尺寸燃油豪华SUV相比,比例有一个小区别,就是前舱略短,因为没有漫长的V12发动机需要容纳,可以短一些,来避免全长太长。
这个会稍微丢失一些霸气感,不可避免。但车会更灵活更容易控制,毕竟这不是一台劳斯莱斯宾利级别同价格区间的商品。如果是后者,长一些没问题,可以让职业司机开。但我相信极氪9X的用户,大多还是自己开车的。
4 客群的年龄段
要判断这款车的设计,不能带入到年轻网友的角度,明摆着大多数用户不会太年轻。
现在最有消费力的用户群体肯定是80后和70后和一些90初,这款车瞄准的就是这些人。最年轻的90后已经35岁了,早到了而立之年。
面对这样比较成熟的用户群体,这款车的技术,也不能停留在“配置表”层面:光有是不够的,光多是不够的,光大是不够的,它的体验要真的好!
这个年龄段的用户是有相对多一些的汽车阅历的,按照4-5年买一次车的节奏,很可能是他们人生在购买的第4台车或以上。
人要懂车不能靠懂车帝,关键是真买车真开车真换车。
事不过三。当初再不懂车,现在也懂了。
极氪9X重新定义旗舰SUV
开宝马迎奔驰
全球首发,应该说全宇宙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