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一位广西女子自称是毛主席的女儿,工作人员认为对方是骗子,毛主席却连忙

千年尘埃 2025-07-11 13:43:30

1973年,一位广西女子自称是毛主席的女儿,工作人员认为对方是骗子,毛主席却连忙表示:“让她来,我想见见她。”

这封署名“广西女儿”的信件,经由外交部王海容同志转呈给了毛主席。信中饱含着对主席的思念之情,字里行间流露出八年离别后的深切渴望。王海容在权衡再三后,将这封特殊的信件放在了主席待阅文件的最上方。 主席看到信中“无论是在天山脚下,还是在西湾河畔,我都非常想念您老人家”的语句,立刻辨认出写信之人。他想起与这位女子关系不错的赵淑琴,便吩咐赵淑琴给对方回信,表达了他想见见这位“广西女儿”的意愿。

这位“广西女儿”名叫岑荣端,是广西贺县一位壮族姑娘。她与主席的缘分始于1958年。那时,19岁的岑云端是空军政治部文工团的舞蹈演员,怀揣着见到主席的梦想。一次中南海的晚会上,她有幸为中央领导伴舞。休息时,她鼓起勇气请求拜见主席。

主席亲切地询问她的姓氏和籍贯。得知她姓岑来自广西后,主席笑着说:“广西姓岑的人很多,像历史上的岑春煊就是广西人,你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找不到,但在《千家姓》里有记载。”岑云端惊讶之余,后来查实自己家族确系壮族。

此后,岑云端多次为主席伴舞,并与主席促膝长谈。主席尤其喜欢和她聊广西的历史,例如大藤峡瑶族农民起义的故事,并在1958年的初次见面时,亲笔题写了“大藤峡”三个字赠予她。 主席曾对她说:“天上飞云端,地下稳生根,你跳舞跳得好,像飞在云端上,不如改名叫‘云端’吧?”岑荣端欣然应允,从此便以“岑云端”为名。主席还赠送她一本《鲁迅批孔反儒文辑》,并在扉页上题写“赠岑云端同志”。

工作调动后,岑云端离开了北京,先后在福建、广西等地工作。 对主席的思念与日俱增,最终促使她在1973年写下了那封信。1974年春节,如主席所愿,岑云端来到北京。病榻上的主席见到她,亲切地唤她“广西女儿”,两人回忆往昔,气氛温馨融洽。主席还与她约定每两年见面一次,并笑着说:“谁做不到就要罚一百架飞机、一百门大炮、一百斤猪肉。”

1975年,岑云端再次前往北京探望,却发现主席的身体状况已严重恶化,需要他人搀扶才能阅读文件。 主席去世后,岑云端作为广西代表参加了悼念活动,并将其珍藏的“大藤峡”手迹捐赠给了家乡博物馆,以此铭记这份深厚情谊。晚年的岑云端致力于舞蹈教育,常以主席的教诲勉励学生:“文艺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岑云端与主席的深厚情谊,是那个时代领导人关怀普通文艺工作者的动人写照。“广西女儿”这个称呼,展现了主席对少数民族同志的关爱和其平易近人的一面。这份超越血缘的真挚情谊,被载入史册,成为一段佳话。

0 阅读:179

猜你喜欢

千年尘埃

千年尘埃

欢迎大家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