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有个刘老婆婆,她家对门邻居姓黄,黄家家底殷实,有个女儿,许配给了保定柳芳华的儿子柳和为妻。 当时,柳家也是富足的世家。谁能想到,柳芳华去世之后,柳家的运势急转直下,家境渐渐变得贫困不堪。柳和不仅拿不出筹备婚礼的钱财,就连维持日常生活都十分艰难,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无奈之下,柳和只能徒步前往黄家,心里盼着黄家人能顾念翁婿之间的情分,伸出援手,给予一些周济和照顾。 哪曾想,黄家人听说柳家已经衰败贫困,早就萌生了悔婚的念头。看到柳和上门求助,竟吩咐守门人把他拒之门外,不让他进门。 保定离这里相隔数百里,柳和匆匆赶来,没有准备足够的口粮,身上的衣服破旧不堪,鞋子也穿得破了洞。 他在黄家门外徘徊不定,凛冽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割着皮肤,肚子里饥饿难忍如同火烧一般,往前不能进黄家的门,往后又不知该往何处去,心中满是绝 望,甚至一度想寻 死来摆脱这困境。 刘老婆婆看到柳和这副可怜的模样,心中不忍,便上前询问他遇了什么事。 柳和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告诉了她。刘老婆婆很是同情,把他留在自己家里,还精心准备了食物给他吃。 之后,刘老婆婆来到黄家,劝他们说:“富有的人也有贫穷的时候,难道贫穷的人就永远不会再富有了吗?柳郎既然是你家的女婿,大老远地赶来,从道理上讲,你家应该收留他。如果因为他贫穷就抛弃他,那是不义之举。” “我看柳郎,虽然目前处境困苦,但相貌清秀。等他的厄运过去,自然会有美好的生活。你即便不商定婚期,也应该赠送些钱财,让他回去。” 刘老婆婆再三开导,可黄家始终不听。 刘老婆婆回到家,翻找出箱子里的三百文钱,交给柳和,让他回家。 黄家女儿知道父亲有悔婚的意思,常常哭泣,吃不下饭,发 誓不改嫁给别人。 后来,黄家遭遇强 盗抢 劫,家中财物被洗 劫一空;没过一年,又陷入一场大官司,家境从此衰败。 黄家打算把女儿抵押给西边的商人,商定的聘礼是五十两银子,而且对方已经把钱交了。 黄家女儿听说后,在夜里逃走了,她蓬头垢面地一路乞 讨,前往保定,来到柳和家,与柳和结了婚。 黄家找不到女儿,钱财也已经花掉了大半。 西边的商人怀疑黄家藏匿女儿、吞 没钱财,想要拉着黄家主人去官府。 黄家主人有口难辩,只好把房子抵 押出去作为赔偿,这才了事。 柳和自从与黄家女儿结婚后,家里忽然变得非常富有,而且他还考中了举人,一时间车马盈门,比当年他父亲在世时还要显赫。 柳和念及刘老婆婆往日的恩德,于是命人驾车去看望,用一百两银子报答她。 柳和衣着华丽,车马仆人俊美气派,整个街巷都被挤满了。 黄家主人听说后,懊悔不已。他担心柳和来商定婚期,女儿已经不在家了,便关上家门,不敢出门。 刘老婆婆起初不知道黄家女儿已经嫁给了柳和,也担心柳和请她传递消息,商定迎娶的日期。 于是她杀鸡做饭,买来酒与柳和叙旧,详细讲述了黄家因贫穷,把女儿抵 押给商人,女儿却逃走不见踪影的事情,深感叹息。 柳和只是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也没有如实相告;他催促刘老婆婆收拾行装,用车载着她一起回到自己家。 刘老婆婆进门看到黄家女儿,大吃一惊,黄家女儿向她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刘老婆婆说:“你就应该有这样的好报。” 黄家女儿又为刘老婆婆制作了新衣服,里里外外都非常华美。刘老婆婆在柳和家待了几天,柳和派车马送她回家。 刘老婆婆前往黄家,把黄家女儿的消息告诉了他们,黄家主人私 下里为女儿有了下落而高兴,但又觉得没有脸面见女婿,难以踏进女儿的家门。 于是,他让妻子假装成卖花的,和刘老婆婆一起前往柳和家。母女相见,却不敢让柳和知道。 有一天,黄家妻子正和女儿坐着,柳和进来了,她来不及躲避。 刘老婆婆急忙上前说:“这是和我有点亲戚关系的卖花人。” 柳和这才脸色缓和,让她坐下。 刘老婆婆急忙带黄家妻子回家,黄家妻子埋怨丈夫不应该把女儿抵 押给商人,以至于女儿不敢认母亲,整天吵吵嚷嚷。 刘老婆婆觉得黄家妻子没有别的心思,便去柳和家,再三劝导。 柳和这才让刘老婆婆带着黄家主人一起到保定,认下了翁婿关系。 本篇故事源于《咫闻录》,唉!未来的事情难以预料,眼光确实在放长远。
从前,有个刘老婆婆,她家对门邻居姓黄,黄家家底殷实,有个女儿,许配给了保定柳芳华
哈皮的可可
2025-07-12 08:07:09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