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76岁的鸠山由纪夫站在北京的讲台上,用略带口音的中文说出那句话:“日本没资格请求原谅,只能彻底谢罪。”台下一片安静,许多人没想到,一个日本前首相会说得如此直白。 这位76岁政治家的发声引发全球关注。既是对历史的直面,也是对当下日本右翼抬头、军费飙升现实的尖锐批判,更是一场关乎国家方向与历史责任的“良心之战”。 鸠山由纪夫的立场并非一时之勇,他多次在广岛核爆资料馆写下“永不再战”,每周擦拭长崎慰安妇铜像的誓言,并在南京大屠杀问题上坚持“30万”死亡数字,与日本国内模糊表述形成鲜明对比。 任内批准记载真相的教科书,重申《中日联合声明》中台湾归属原则,其行动始终以历史真相为基石,他强调,真正的谢罪无需回应,承认错误远比维护面子重要。 然而,这种清醒在日本政坛显得孤立,当前日本防卫预算突破GDP2.5%,创历史新高,而自卫队装备故障频发,内部评估甚至悲观认为“东海冲突难撑三周”。 与此同时,教科书中的侵略史内容从8.6页锐减至3.2页,与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下跪的真诚反思形成反差。现任首相石破茂在美日军事合作与对华外交间摇摆,暴露了日本政府的矛盾困境。 鸠山的直言在国内引发两极反应。右翼分子围堵质问:“良心不痛吗”,他却回应:“昧良心才该心绞痛”。 对于日本前首相鸠山的这话有网友表示,虽然听着解气,但日本政府的实际做法却令人无法乐观,认为就他一个人这么说,有什么用,日本整个国家和社会怕是改不了什么。 鸠山由纪夫的政治轨迹,映射出日本社会的深层撕裂。2009年他以“外交自主、经济提振”赢得72%支持率,却因美军基地搬迁承诺未兑现、政治献金丑闻与经济疲软,执政仅8个月便黯然辞职。 但其坚持从未动摇:2015年在韩烈士碑前下跪谢罪,直言安倍政府应正视殖民侵略史。 今日日本,右翼势力推动修宪、扩军,但少子化危机、民生负担加剧,令民众反思军费膨胀的代价。 鸠山算的“12万日元家庭负担账”戳中痛点,而自卫队演习的装备漏洞更暴露虚张声势的本质。 还有教科书篡改与民间和平运动的对峙,恰如一面镜子,映照出国家方向的抉择困境。 不过鸠山由纪夫的孤独坚持,或许难以迅速扭转日本航向,但其价值在于为历史真相保留了火种。 真正的和平道路,需要超越政治算计的良知,而鸠山由纪夫,正以行动证明——忏悔不是耻辱,遗忘才是。 日本能否走上自省与和平之路?答案或许藏在民间不屈的抗议横幅中,藏在教科书每一页被捍卫的真实里,更藏在每一个如鸠山般不肯沉默的良心之声中。 正如网友指出那样,真想悔过,先从教育改起,让他们国家的年轻一代了解真实的历史。
蒙古媒体把日本气晕了!日本天皇带着王后兴致勃勃的去了蒙古访问,没想到,刚到蒙古
【5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