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年(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八月,汉中王刘备回到成都,留镇远将军(军职三品)魏延领汉中太守(官职三品),督汉中。 刘备没有令张飞督汉中,举军皆惊。世人皆知,刘备关羽张飞结拜兄弟,刘备称汉中王,关羽督荆州,张飞督汉中,这样布局才符合大家的预期。 魏延,字文长,荆州义阳人,是刘备的亲兵,和赵云身份相似。不过赵云在191年就和刘备同在公孙瓒麾下,在200年正式加盟刘备集团,比魏延追随刘备要早十年左右。 这任命一出,大伙儿下巴都快掉地上了。张飞是谁?那可是跟刘备、关羽在桃园磕过头、喝过血的亲兄弟!关羽已经坐镇荆州,这新打下来的、跟曹操地盘直接脸贴脸的汉中,怎么看都该是张三爷的囊中之物吧?结果呢?刘备大手一挥,把汉中交给了魏延。魏延?当时军中好些人可能都得互相问问,“魏延是哪位?” 这感觉,就像公司上市了,CEO把最核心的分公司,没交给创业元老、自家表弟,反而给了个进公司没几年的潜力股,能不炸锅吗? 大家伙儿震惊归震惊,但仔细咂摸咂摸刘备这个决定,真不是拍脑袋胡来,里面门道深着呢。先瞅瞅张飞。张三爷,猛!那是万人敌,战场上嗷嗷叫往前冲的主儿。但守城?尤其是守汉中这种顶级战略要地,面对北方那头随时可能扑过来的猛虎曹操?张飞的短板就太扎眼了。他那暴脾气是出了名的,对手下军官动辄打骂,自己都栽过跟头——当年在徐州,不就是喝醉了酒鞭打曹豹,结果被吕布偷了家?汉中前线,压力山大,万一他老毛病又犯了,逼反了手下哪个关键将领,或者因为暴躁误判了军情,那后果刘备想都不敢想。把汉中交给张飞,风险系数实在太高了,刘备赌不起。 再看看魏延。没错,他资历是浅,比不上赵云这些老革命。但刘备这个人,看人眼光毒得很。魏延从荆州就跟着他,是亲兵出身,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刘备近距离观察他很久了,对他的能力、性格、忠诚度,摸得门儿清。魏延绝不是个绣花枕头。《三国志》里记载,刘备在任命时搞了个公开面试,当着众人的面问魏延:“给你这么重的担子,你打算咋办?” 魏延那回答,掷地有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 这气势,这自信,这清晰的战略思路——主力来了死扛,偏师来了吃掉!瞬间镇住了场子。这说明魏延不仅勇猛,关键是有脑子,懂战略,能独当一面,知道汉中该怎么守。这种能力,恰恰是守御型大将最需要的。 后来历史也证明了刘备的眼光。魏延在汉中太守任上,干了近十年(219-227年),完美地践行了他的诺言。他改造地形,依托险要,建立起一套极其稳固的防御体系——“实兵诸围以御外敌”。这套体系效果拔群,在魏延任内,曹魏方面无论是曹操本人还是后来的曹真、曹叡,多次试图叩关,硬是没能撼动汉中分毫。魏延用实打实的战绩,让当初那些质疑的声音彻底闭嘴。反观张飞,虽然被安排在了巴西郡,位置也很重要,但性格悲剧终究没能避免,最后死于部将之手,令人扼腕,也侧面印证了刘备对他性格弱点的担忧绝非多余。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曹操是不是中国历史上被严重高估的人?这一个高赞回答,首句就足以让人惊讶。“曹
【486评论】【1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