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中央派人去朝鲜给毛岸英迁墓,结果刚准备开挖,一名朝鲜妇女就带着小孙女跑了过来,阻止他们,说毛岸英是她的儿子…… “不要动我儿子的坟!” 说这句话的人是一位朝鲜妇女,在听说志愿军要把毛岸英的坟迁到桧仓志愿军烈士陵园后,她赶紧跑过来制止志愿军的行为。 按理说,毛岸英的母亲根本不可能是朝鲜人,那么这个朝鲜妇女又为什么一直说毛岸英是自己的孩子呢? 毛岸英同志的牺牲,不管是中国人民还是朝鲜人民都不忍落下泪来。 他本是毛主席的亲生儿子,原本可以躲在坚实安全的大后方,却主动请缨来到朝鲜战场,参加这起保家卫国运动,这种精神和勇气不是一般人能比拟的。 1950年,志愿军指挥部遭遇到敌机来袭,抛下汽油炸弹,毛岸英和一位战友为了能抢夺出更多的重要文件,没有得到最准确的撤离时间不幸遇难。 牺牲的消息很快就被毛主席得知,更是悲伤欲绝。 当所有人在讨论岸英同志遗体的处理问题时,很多人认为应该考虑他的身份,让他能回到祖国安葬,以解毛主席的相思之苦。 但毛主席认为,岸英不仅仅是自己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是为了人类伟大事业献出生命,应该留在朝鲜。 1955年,受到中央的指示,要对朝牺牲人员进行迁墓,毛岸英的名字也在名单上。 原本以为事情可以顺利的进行下去,工作人员在挖毛岸英墓的时候,有一个朝鲜妇女抱着孩子冲了出来,直接趴在坟前,祈求不要动自己儿子的坟。 可在场的战士很少有人懂朝鲜语,只看着她一个人哭泣的大喊,还是在一位翻译的帮助下,在场所有人才知道这位朝鲜妇人和毛岸英之间的关系。 原来毛岸英在休息的间隙,经常会帮当地的朝鲜人们修建房屋,干一些繁重的农活,关系也都非常好。 更重要的是,再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毛岸英救下了这位妇女的孙女,让孩子能健康的长大。 在场的战士在听说了这些事情,也都说不出话,他们没想到眼前这位其貌不扬的妇人跟毛岸英有这样神奇的缘分。 大家马上转变态度,温柔的表示:迁坟并不是蓄意破坏,反而是让牺牲在朝鲜战场的烈士能有一个更好的安葬之地,以便于后人能更方面的去看望和祭拜。 在了解志愿军的真正目的之后,妇人也没有多做阻挠,慢慢的接受这一现实。 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当初那个满脸笑容,总是帮自己干活的少年,背后竟然有如此惊人的身份。 随着时间的推移,毛岸英的墓也被迁到了桧仓志愿军烈士陵园,在这里也安葬了很多在朝鲜战争中牺牲的战士,他们都是为了中朝关系永恒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为期三年多的抗美援朝战争让中朝双方损失惨重,人民生活安全难以保证,边境屡次遭遇到敌人的骚扰,我们面对的更是武装到牙齿的美军。 好在正义的天平还是倾向我们这边,战争胜利,不仅向世界各国证明了中国的真正实力,更是给其他心怀不轨的国家一个警示。 老一辈人牺牲了幸福,牺牲了生命,换取了三代人美好和平的生活,这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记住他们的付出,记住他们的不易。
🌞1973年12月21日,毛泽东召开中央军委会议朱德应邀参加,朱德刚一走进
【3评论】【2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