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国军上将庞炳勋藏身的山洞被日军包围,在卫队战死,少将高参邵恩三自杀后,他却选择了投降。
主要信源:(《二十世纪中国史纲》;震江——《走入"曲线救国"歧途 庞炳勋:抗日名将晚节不保》)
庞炳勋是直隶新河人,1886年出生,家庭普通靠耕种生活。
幼年进私塾读书学字,长大一点就投奔曹锟的第三镇当炮兵。
他脑子灵活,被推荐去东北测绘学堂学绘图测量,毕业后在第三镇干测绘官。
1911年辛亥革命闹起来,因为他参加同盟会的事,被上头怀疑要造反,被迫退伍回家。
回新河老家,他没闲着,做点小买卖养家糊口。
1920年新河大灾闹饥荒,百姓没活路,他41岁重新从军,加入孙岳的第十五混成旅当副官。
孙岳念旧情,一直提携他,直皖战争中他立了点功劳,就被提拔成骑兵营长。
1922年直奉大战打起来,庞炳勋带兵在长辛店南岗洼跟奉军拼杀,一颗炮弹炸过来,他一条腿差点没了,勤务兵拼死把他拖出来送到保定医院保命。
孙岳托人治伤,腿脚落了个瘸,走路拐着走,大家给起了外号叫“庞瘸子”。
这事不影响他打仗,跑起来不比正常人慢。
孙岳继续用他,混成旅胜利后升他当参谋长,又派到八县当联防头头。
1924年冯玉祥、孙岳联合搞北京政变,成立国民军,庞炳勋归在孙岳手下第三军。
孙岳派他打保定对付老对手,仗打赢了,他就驻在保定当第二混成旅旅长,后来还南下河南陕西参战打军阀和奉军鲁军结怨,多面受敌。
1926年国民军在南口败退,庞炳勋队伍被切断后路,他自己孤军困在保定没辙,只能投降吴佩孚。
吴佩孚是北洋军老长官,给个第十二混成旅长位子,叫他驻防石家庄。
北伐战争开始后,吴佩孚地盘不保,命令庞炳勋南下增援武汉。
可他到了信阳就没继续进,联合田维勤守城防务。
他想算计田维勤部下的枪炮地盘,趁着中秋节晚上搞偷袭,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自己死了不少人。
残余兵力投奔靳云鹗,被改编成河南保卫军第十一师,之后升第三军长在漯河打奉军。
1927年奉军赢了河南,他撤到驻马店,唐生智收编他当国民革命军暂编第五军军长。
后来冯玉祥拿回河南,庞炳勋转投冯军,队伍改叫第二十军,手下只剩五千来人,听命开去豫西前线打直鲁联军。
1929年部队缩编成第十四师,庞炳勋是师长。
冯玉祥筹划打蒋介石时,把部队调回陕西巩县驻扎。
韩复榘想背叛冯玉祥,联络庞炳勋一起在“养电”上署名。
庞炳勋表面装可怜哭诉,背地里不动真心思,反而在黑石关设防拦韩军。
黑石关那地形险要,火车路跑不通,韩复榘气得骂娘,一个旅全拼光没打过去。
冯玉祥赏五万大洋叫好,庞炳勋移防渭南驻兵。
1930年中原大战开打,庞炳勋去山西联络阎锡山,因为徐永昌、商震这帮老战友帮忙。
打仗时他尽挑轻活干,躲主力保存兵力和武器,半年下来死伤少。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部队扩建成第四十军,他当军长领兵抗日。
长城抗战时去增援,先守塘沽乐亭,后来移到滦河一带防线。
冯玉祥在察哈尔搞抗日同盟军拉拢他,他不仅没帮,还受蒋介石的饵准备打老冯,幸亏宋哲元威胁警告才没动手。
这事惹毛西北军老兄弟,河南山东不欢迎他,移防到驻马店信阳蹲着。
1937年卢沟桥事变炸响,他51岁奉命北上打鬼子。
先在沧县附近堵日军第十师团,坚守七天损失大,残兵撤到砀山休整。
仗打得狠,张自忠带兵增援,两军联手反击把鬼子打跑几十里地。但兵力又拼光了,没缓过劲日军三打临沂城,只好再后撤。
徐州失守突围后,庞炳勋在舞阳重整队伍。
1941年升第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还兼河北省主席,对付日军中条山进攻时他躲山里避战,手下二十七军一师倒戈投伪。
1943年日军扫荡太行山区,五万多兵分几路猛扑,他指挥部队转移跑散,和队伍走丢在陵川山沟。
第二天鬼子退走,他找林县方向想归队,路上在辉县山洞藏身被伪军孙殿英告发,日军抓去新乡。
和鬼子谈判后投降,当伪政府暂编第二十四集团军司令。
蒋介石派人想拉他南逃过河归队,他拖拖拉拉错过机会,师团调开防他跑。
1944年转到开封当伪绥靖主任,两头接待汪伪和国民党的人。
1945年日本投降,庞炳勋发电投降蒋介石,挂个先遣军司令名头阻八路军受降。
解放战争四十军被歼灭在邯郸线,他退休在开封、新乡、南京闲住。
1949年南京解放前,他跟旧部下李振清跑台湾,在台北开餐馆度日。
1963年1月在台北病逝,整八十五岁。
对此您怎么看呢?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