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一个混混,那时他是30多岁,曾经在武校上过学,多少会些功夫,觉得自己能打

孙立群说事阿吖 2025-07-15 14:19:38
村里一个混混,那时他是 30 多岁,曾经在武校上过学,多少会些功夫,觉得自己能打架走路都是迈螃蟹步。他叫王虎,留着寸头,胳膊上纹着歪歪扭扭的龙,每天揣着弹簧刀在村口晃悠。谁家孩子哭闹,只要说 "王虎来了",立马就噤声。小卖部老板见他来,总要多塞包烟,生怕他掀了摊子。 我上初中时,亲眼见他把收电费的工作人员推搡到田埂上。"村里线路老化凭啥涨电费?" 他梗着脖子嚷嚷,唾沫星子溅了对方一脸。工作人员气得发抖,最后还是村支书赶来赔笑脸才了事。王虎得意地甩甩袖子,迈着标志性的螃蟹步扬长而去,背后是村民们敢怒不敢言的目光。 他家院子常年关着门,只有老母亲佝偻着背进出。有次放学经过,听见院里传来摔东西的声响,接着是老人的哭骂:"你就不能正经找个活干?迟早要把我气死!" 王虎 "砰" 地摔门而出,看见我愣在原地,恶狠狠地瞪了一眼,吓得我拔腿就跑。后来才知道,他父亲早逝,母亲靠捡废品供他去武校,可他毕业后嫌打工累,就成了村里的 "霸王"。 那年夏天暴雨连绵,山洪冲垮了村口的小桥。这座石板桥是孩子们上学的必经之路,现在只剩几根光秃秃的桥墩。村主任组织村民抢修,可水流太急没人敢下水。正当大家发愁时,王虎扛着铁锹来了,嘴里骂骂咧咧:"一群窝囊废。" 他脱了鞋就跳进齐腰深的洪水,把沙袋一个个往桥墩边垒。 水流裹挟着泥沙冲击着他的身体,他却像铁塔似的纹丝不动。有次浪头太大把他卷倒,村民们惊呼着想去拉,他却猛地站起来抹了把脸,吼道:"看啥?还不快递沙袋!" 直到天黑,临时搭起的便桥终于能过人,他拖着湿透的身子回家,后背被碎石划得全是血痕,没人知道他悄悄往母亲药罐里加了当归。 真正的转变发生在那年冬天。邻村有伙人来偷电缆,被巡逻的老支书撞见。歹徒掏出匕首威胁,老支书年近七旬哪是对手,眼看就要遭殃,王虎不知从哪儿冲出来,一脚踹飞了歹徒手里的刀。"敢在我地盘撒野?" 他摆出武校学的架势,三两下就把几个歹徒制服。等派出所赶来时,他正蹲在地上给老支书揉被扭伤的胳膊。 老支书住院期间,王虎每天提着熬好的粥去探望。有次我去送作业本,听见老支书说:"你这身功夫不该用来耍横,护着乡亲们才是真本事。" 王虎低着头没说话,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胳膊上的纹身。出院那天,他背着老支书回家,脚步沉稳,再没了往日的嚣张。 开春后,王虎跟着工程队去修公路。有人见他还揣着刀,他红着脸解释:"这是开山用的工具刀。" 工头说他干活拼命,扛水泥袋比谁都快,遇到危险总把别人护在身后。有次山体滑坡,他一把推开身边的工友,自己被落石砸伤了腿,养了三个月才好。 伤好后他没再外出,用赔偿款在村里开了家农资店。开张那天没放鞭炮,只请了老支书剪彩。他站在店门口给乡亲们鞠躬:"以前我不懂事,得罪不少人,以后还请多关照。" 有人故意问:"东西不会缺斤少两吧?" 他从柜台下拿出公平秤:"少一两赔十斤,随时来验。" 秋收时,邻村有人来抢水源,拿着锄头要打架。王虎闻讯赶来,没像往常那样动手,反而蹲在田埂上给双方算账:"争来斗去耽误收割,损失比水费还多。" 他提议按亩分水,自己拿着量杯守在渠边,直到双方都满意为止。回家路上,有人拍他肩膀:"王虎,你变了。" 他嘿嘿一笑:"老支书说的,拳头硬不如道理硬。" 第二年夏天,村里办起留守儿童夏令营,王虎主动来教孩子们武术。他把龙纹身遮得严严实实,教孩子们扎马步时耐心得很:"习武先习德,不能欺负人。" 有个孩子总被欺负,他悄悄教了几招防身术,叮嘱道:"只能用来保护自己,不能主动打人。" 孩子家长来道谢,他红着脸摆手:"应该的。" 去年春节回家,我看见王虎带着母亲在超市买年货。他穿着干净的夹克,头发剪得整整齐齐,正弯腰给母亲系鞋带。碰见当年被他欺负过的电费员,他主动上前道歉:"以前不懂事,您别往心里去。" 对方笑着说:"早忘了,你现在可是村里的大英雄。" 村口的公告栏里贴着新当选的村委名单,王虎的名字赫然在列,负责治安和调解。旁边贴着他的照片,穿着整洁的衬衫,眼神温和坚定。有次我问老支书:"您怎么就信他能变好?" 老支书望着夕阳下正在检修路灯的王虎:"人心里都有光,就看能不能被点亮。" 如今村里再没人叫他混混,孩子们都喊他 "虎叔"。他胳膊上的纹身渐渐淡了,可在乡亲们心里,他用行动刻下了更珍贵的印记。原来改变一个人,未必需要惊天动地的大事,一句真诚的劝诫,一次挺身而出的守护,就能让迷途的人找到正确的方向。就像王虎常说的:"拳头能打坏人,更能护好人,就看你怎么用。"
0 阅读:757
孙立群说事阿吖

孙立群说事阿吖

欢迎关注,立群给大伙发表下个人见解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