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破防了,反华不仅没捞着好处,反倒被特朗普一纸关税通知打懵了。 7月9日,特

旃檀逸梵音 2025-07-15 15:00:20

菲律宾破防了,反华不仅没捞着好处,反倒被特朗普一纸关税通知打懵了。 7月9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公布致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的信,明确表示从8月1日起,对所有菲律宾出口商品加征20%关税。 而就在4个月前,这一数字还是17%。他还威胁称若发现菲律宾搞“转运”伎俩,将进一步提高税率。这番话毫不留情,让人质疑所谓“盟友”关系的真实性。 更讽刺的是,美国几乎同时却与越南达成协议,将对越南商品的关税从46%砍到20%。2024年越南对美贸易逆差高达1235亿美元,而菲律宾不过49亿美元。 特朗普的“双标”操作昭然若揭。他将20%作为新“基准线”,越南靠谈判争取减税,菲律宾却因配合美国反华反而被加税,所谓“公平交易”不过是幌子。 在特朗普眼里,生意就是生意,情分要排在美元之后。他对巴西的关税曾提到50%,仅因不满前总统。这次对菲律宾的打压,再次印证了他的商人逻辑:无情、直接、逐利。 中方也在此时做出回应。7月10日前后,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正式通知菲律宾外交部,对反华政客、前参议员托伦蒂诺实施入境禁令。 此人推动通过“海洋区域法”,试图将黄岩岛和南沙岛礁划归菲律宾版图,还鼓动海警“基于法律”挑衅中国。中国的制裁精准打击个人,不伤及普通民众,传递出明确信号:在南海挑衅,必须付出代价。相比美国的“群体惩罚式”加税,中国的“点穴式”应对更显克制与针对性。 面对这封措辞强硬的加税信,菲律宾总统府异常沉默。马科斯的难处显而易见:美国是菲律宾第二大出口市场,占出口总额的14%到18%,其中电子产品对美出口占了近四成。若20%关税落地,菲律宾每年将损失约32亿美元,约占GDP的0.7%。这对本就脆弱的经济是沉重打击。 然而若此时转向中国寻求缓和,国内亲美势力必将掀起风暴。马科斯在南海问题上的强硬早已引发争议,如今若突然“亲中”,极易被贴上“背叛盟友”的标签。国内商界也陷入分裂:电子产业急盼政府与美谈判,农业界则担心中方反制影响出口。马科斯进退两难,里外不是人。 菲律宾驻美大使虽声称“正在谈判”,但语气软弱、底气不足,仅表示“走着瞧吧”,透露出深深的无力感。作为小国,菲律宾在美中博弈中左右为难,处境艰难。 更雪上加霜的是,与中国关系紧张也让不少中资企业撤资或观望,多个大型基建项目陷入停滞。能源部长甚至公开向美国喊话,盼其企业投资石油和新能源项目,但至今未获实质回应。 国内经济形势恶化,2025年4月通胀率飙至27.2%,民众叫苦不迭。马科斯支持率跌至19%,创历史新低,而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支持率却高达59%。连其亲姐姐、参议员伊梅·马科斯也开始唱反调,政局动荡,形势堪忧。 特朗普的这封加税信,彻底撕破了“盟友”面纱。他将菲律宾在南海的配合视作“安保服务”,而经济上该加税就加税,还不许菲律宾报复,否则“加倍奉还”。 如此翻脸不认人,就连美国专家都看不下去。前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官员莱文批评称,美国政策反复无常、失去信用,未来在东南亚竞争中将暴露“最大软肋”——不可靠。 最让菲律宾尴尬的是,特朗普一边挥舞关税大棒,一边却公开称赞中国“贸易公平”,还说美中关系“不错”。菲律宾为讨好美国得罪中国,结果“老大”却回头与“对手”笑面对话。这种被“卖了还帮数钱”的落差,令菲律宾舆论炸锅。 不少菲律宾人开始怀念杜特尔特时期。尽管他作风强硬,却在对华问题上务实克制,中菲关系相对稳定。那时美国不敢太过强硬,还要设法拉拢。 杜特尔特敢质疑美菲同盟,让菲律宾保有战略自主权。更重要的是,与中国合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中国捐赠的化肥直接惠及农民。 如今马科斯政府不仅没捞到实利,反而陷入内外困境。白宫那封信仍静静躺在总统府的办公桌上,“已读未回”。 中国的精准制裁震慑政客,美国的冷酷打击让出口商如坐针毡。菲律宾街头椰子堆积如山,农民无处销售,民众质疑声四起:追随美国,究竟图了什么? 特朗普这堂现实主义课,教会了许多国家一个道理:在赤裸裸的利益面前,“盟友”不过是手段,没有真正的情分。只有捍卫自身战略自主权,才能赢得尊重。否则,注定被推上牌桌,却沦为筹码。

0 阅读:49

猜你喜欢

旃檀逸梵音

旃檀逸梵音

旃檀逸梵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