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5年,香港被新加坡狠狠甩开,背后原因值得深思 仅仅5年时间,香港就被新加坡远远甩开。 2019年的时候,香港GDP3660亿美元,新加坡3728亿,就差68亿,可到2024年,香港涨到4071亿,新加坡直接飙到5209亿,差距拉大到1138亿。 从数据来看,香港和新加坡这两个亚洲经济体的发展轨迹,近几十年里走出了截然不同的曲线。 1997年时,香港GDP1700亿美元,新加坡1000亿美元,前者是后者的1.7倍,到2019年,差距缩到只剩68亿美元。 而2024年,新加坡GDP达到5209亿美元,香港为4071亿美元,差距拉大到1138亿美元,这种变化背后,藏着两地发展模式、资源分配和制度选择的深层差异。 单看经济总量的变化,能发现一些关键节点,2012年,新加坡GDP0.27万亿美元,在全球排第35位,2022年涨到0.47万亿美元,排名升至第33位。 这十年里,全球GDP增量27.96万亿美元,中美拿走了大部分,剩下185个主要国家平均只分到0.045万亿美元,而新加坡却拿到0.2万亿美元,是平均值的4倍多。 反观香港,虽然2024年GDP比2019年增长了411亿美元,但增速明显落后于新加坡。 新加坡500多万人,香港700多万人,人口规模的不同直接影响了分配效率,2022年,新加坡人均GDP6.4万美元,香港4.8万美元。 生活体感上,这种差距更明显,香港53.7%的人住在私人住宅里,80%的住房面积不到70平方米,人均住房仅17平方米,房价较1997年低点涨了六七倍。 而新加坡人均住房30平方米,住房自有率90%,房价近二十多年几乎没怎么涨,普通人的居住压力小得多。 两地的产业结构走了不同的路,香港曾经有不少实业,八九十年代电子产业还挺发达,但后来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降到了1%以下,基本空心化。 现在经济主要靠金融、地产、贸易这几个领域,金融赚的是全球的钱,但普通打工仔很难分到,地产赚的是本地的钱,却把房价推成了天价,不少家庭一辈子都在为房贷奔波。 新加坡则一直重视实体产业,制造业占GDP的20%,石油化工、电子业、机械制造、生物医药是四大支柱。 它的半导体产业全球排名第六,有40多家芯片设计企业、22家晶圆厂,生物医药领域也在政府扶持下快速成长,实验室建起来后,企业跟着进来,形成了产业集群。 出口方面,新加坡靠电子部件、石油产品、生物化学这些高附加值产品,而香港更多依赖转口贸易,抗风险能力自然不同。 资源分配上,两地的逻辑也不一样。香港的资源不少被大公司和资本把持,中环写字楼租金高得让创业公司望而却步,茶餐厅服务员时薪都上百,小老板雇人都难。 而新加坡地方小,政策落实快,资源能集中用在关键处,说盖组屋就全国盖,年轻人结婚不用愁房子,说发展哪个产业,政府就砸钱建配套,资金和人才都能快速到位。 新加坡的“小而精”模式确实有它的优势,人少好办事,政策能快速落地,资源集中用在刀刃上,这让它在全球竞争中占了先机。 但香港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优势也很明显,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还在,港交所的交易量、人民币离岸中心的作用,新加坡短期内替代不了。 自由港政策和航运优势,加上背靠中国内地这个大市场,尤其是和大湾区融合后,金融、航运优势能和内地的制造、市场结合,蛋糕完全可以做得更大。 国家一直支持香港发展,大湾区建设就是重要机遇,香港如果能把资源更多投向公屋、新兴产业 把金融、人才优势和内地的腹地结合起来,不仅能缩小和新加坡的差距,还能让老百姓的日子更踏实。 毕竟,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让居民有获得感,这既需要借鉴别人的经验,更要用好自己的优势和国家的支持。
短短5年,香港被新加坡狠狠甩开,背后原因值得深思仅仅5年时间,香港就被新加坡远
锴锐说科技文化
2025-07-15 16:47:33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