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宿舍楼下的那碗泡面 张磊把最后一口泡面汤吸溜进嘴里时,路灯刚好亮了。塑料碗

文姐分享生活 2025-07-16 19:11:22

浙大宿舍楼下的那碗泡面 张磊把最后一口泡面汤吸溜进嘴里时,路灯刚好亮了。塑料碗捏扁的瞬间,他看见留学生公寓门口,两个黑皮肤的学生正把没开封的面包丢进垃圾桶——那包装他认识,超市里卖八块五一袋。 一、公告栏前的争吵 "每月五千?咱勤工俭学一个月才挣八百!" 公告栏前围了十几个学生,电子屏上"留学生生活补贴标准"几个字格外扎眼。机械系的李娜踮着脚拍照,手机差点被挤掉:"我哥在清华读研,说他们留学生最高才三千五。" 张磊扒开人群,手指划过屏幕上的数字:本科3000,硕士4000,博士5000。他刚算完这个月的账单:家教挣了600,加上学校发的200助学金,离下个月的住宿费还差三百。 "可能人家是来读博的吧?"有人小声嘀咕。 "我上周在图书馆看见个留学生,连中文'厕所'都不会写!"李娜的声音突然拔高,"凭啥他拿五千,我熬夜做实验拿国家奖学金才八千,还得缴税!" 保安过来疏散人群时,张磊注意到公告栏角落贴着张泛黄的通知:"本校学生困难补助申请须知"。他摸了摸口袋里皱巴巴的申请表,那是辅导员催了三次才鼓起勇气填的。 二、实验室里的对比 周三晚上的实验室总飘着咖啡味。张磊调试着传感器,眼角余光瞥见斜对面的操作台——留学生马克正对着电脑吃披萨,外卖盒上印着"满百减三十"的字样。 "张,帮我看看这个软件怎么用?"马克举着手机过来,屏幕上是翻译软件的界面。 张磊放下焊枪,指腹还沾着助焊剂:"你按这个图标,导入数据就行。"他注意到对方手机壳上的标价——苹果官方店卖399。 "谢谢!"马克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时掉落一张卡片。张磊捡起来,是留学生服务中心的通知:"本周六组织奈良公园春游,车费食宿全免"。 这时实验室的门被推开,系主任陪着个西装革履的人进来:"这是我们引进的国际人才,马克同学,正在参与重点项目。" 张磊低下头继续焊电路,锡丝融化的烟呛得他眼睛发酸。他想起自己申请参加这个项目时,老师说"名额有限,优先给有经验的"。可马克上周还问他"电阻单位欧姆怎么念"。 深夜锁实验室门时,张磊在走廊撞见保洁阿姨。她手里的垃圾袋鼓鼓囊囊,露出半盒没吃完的草莓蛋糕。"都是留学生扔的,"阿姨叹着气,"说不合口味,咱学生谁舍得扔这个。" 三、辅导员办公室的沉默 "小张,补助申请我看过了。"辅导员推过来一杯热水,"你母亲的病历还需要医院盖章..." 张磊捏着保温杯的手紧了紧。杯壁上的漆掉了块,露出里面的不锈钢——这是他高考完打工买的,用了四年。 "老师,"他突然开口,"为啥留学生的补贴..." "学校有学校的难处。"辅导员打断他,翻开桌上的文件夹,"国际排名里,留学生比例占20%的权重。咱们现在排世界前100,就差这口气。" 窗外的梧桐树影晃在文件上,张磊看见"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指标"几个字。辅导员的笔在"国际化程度"那栏画了圈:"等学校冲进前50,申请经费就容易了,到时候学生福利肯定涨。" 离开办公楼时,张磊看见留学生宿舍门口停着辆校车,车身上贴着"欢迎新同学"。几个金发学生正把行李箱搬上车,其中一个拖着的箱子上印着奢侈品logo,轮子碾过地面发出清脆的声响。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公交卡,余额还有17块5。明天得早起去做家教,不然下周连泡面都吃不起。 四、操场边的顿悟 周末的操场总有人放风筝。张磊坐在看台上背单词,听见身后传来争执声。 "我不是来混日子的!"是个黑皮肤的男生,中文说得磕磕绊绊,"我要申请加入无人机团队,他们说我是留学生,让我去找国际交流处!" 旁边的女生劝他:"别生气了,听说你们有专门的奖学金..." "我不要特殊照顾!"男生猛地站起来,运动服的袖口磨出了毛边,"我在本国是理工科第一,来这是想搞研究,不是来当花瓶!" 张磊突然想起上周在学术论坛上,这个叫哈桑的留学生用流利的英语做报告,关于新能源材料的研究比教授讲得还透彻。 风把风筝线吹得笔直。张磊看着那个倔强的背影,又想起公告栏上的补贴数字。或许问题不在钱本身,而在那些被钱隔开的偏见——有人觉得留学生都是来混补贴的,也有人觉得本国学生就该低人一等。 收书包时,他发现哈桑落下了本笔记。翻开第一页,用中文写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股认真劲。 张磊把笔记本揣进怀里,往留学生宿舍走去。路过公告栏时,新贴了张通知:"国际学生学术竞赛报名启动,奖金1万元"。 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突然想,或许该去报个名试试。毕竟在知识面前,所有人的起跑线,其实都一样。 走到宿舍楼下,张磊看见垃圾桶旁有个熟悉的身影——哈桑正把别人扔掉的蛋糕盒捡起来,放进可回收垃圾桶。两人目光对上时,都笑了。

0 阅读:39
文姐分享生活

文姐分享生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