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3年,文天祥在元大都被砍头,元帝大发“慈悲”,允许他沦为官奴的妻子欧阳氏为其收尸。妻子奔赴刑场,发现丈夫遗书,羞愧自尽。 文天祥,1236年出生在江西吉州,也就是现在的吉安。他不是那种只会读书的书呆子,而是南宋末年少有的硬核人物——政治家、军事家,还写得一手好诗。他20岁就考中状元,宋理宗亲自点了他的名,说他是“宋之瑞”,可见这家伙有多出挑。年轻时,他跟着父亲读忠臣传记,立志要当个顶天立地的人。后来在吉州白鹭洲书院读书,老师欧阳守道给他打下了扎实的学问底子。 1256年,文天祥参加殿试,写了一篇《御试策》,直接把考官震住了。考官王应麟说:“这文章里满是古人的义理,忠心像铁石一样硬,我得为国家找到这么个人庆祝!”从那以后,他进了官场,当过刑部郎官、赣州知府,可惜因为性格太直,怼过权臣贾似道和那些主和派,仕途上老被排挤。 到了1275年,元军在伯颜带领下大举南下,南宋眼看着要完蛋。文天祥坐不住了,他在赣州拉起三万人的义军,把家底都掏空了,就为了抗击元军。后来朝廷让他守平江(今苏州),但元军太猛,直接绕过平江打到临安。他和张世杰主张死磕到底,可右丞相陈宜中不干,让他去跟元军谈判。他到了元营,直接开骂,结果被扣下,好不容易逃出来,又在福建、江西一带继续招兵买马。1278年,他在广东五坡岭打不过元将张弘范,被抓了,押到元大都。 在大都的监狱里关了三年,文天祥硬是没低头。忽必烈亲自劝降,开出高官厚禄的条件,他直接回:“我该干的事干完了,可以死了。”那时候,他知道老婆孩子都被抓了,可还是选了忠义这条路。1283年1月9日,他在刑场上被砍了头,死的时候才47岁。临死前,他朝着南宋的方向跪拜了三次,那是他心里的祖国。他的死,不是一个人的结束,而是南宋的终点,也是后人眼里忠义的标杆。 再说说欧阳氏,文天祥的老婆。她本来是南宋的贵妇人,日子过得挺滋润,可南宋一亡,她和两个女儿柳娘、环娘一起被抓,成了元朝的官奴,日子苦得没法说。文天祥被砍头后,忽必烈居然下了个命令,让她去收丈夫的尸。这在当时算得上“慈悲”,但对欧阳氏来说,简直是往伤口上撒盐。她到了刑场,看到丈夫的遗体,又发现了一封遗书。史书没写清楚遗书里具体说了啥,但大概是文天祥对她的嘱咐,或者对国家的牵挂。她收着尸,想到丈夫为国捐躯,自己却苟活成奴隶,估计心里那个愧疚和悲痛没法承受,最后就在刑场旁边自杀了,和文天祥一起走了。 这事儿听着挺惨,但也挺震撼。文天祥用命守住了忠,欧阳氏用死守住了义。他们俩的事迹,成了中华民族的一个符号,告诉大家啥叫为国为家豁得出去。不过,史料里有些地方不太确定,比如欧阳氏到底是不是亲自收的尸,还有那封遗书是不是真的。《宋史》里说忽必烈许她收尸,但细节没写全,有的说法可能来自民间故事,咱得悠着点看,别全信。 文天祥死了,他的精神可没死。他的诗,比如《正气歌》和《过零丁洋》,到现在还响在耳边。那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谁读了不觉得热血沸腾?他俩没留下儿子,文天祥收养了弟弟文璧的三个孩子,后代在江西、湖南、海南、广东、福建还有香港开枝散叶。香港的文氏家族,就是从这儿来的。后人里还有明朝大画家文征明,甚至毛泽东的妈文七妹,影响力不是一般的大。 再说点接地气的,文天祥不光是历史书上的名字,他的事迹后来被编成戏曲、拍成电视剧,祠堂也修了不少。江西吉安、北京都有他的纪念地,每年都有人去缅怀。1908年,陈炯明还在海丰的文天祥祠堂里拉了一帮年轻人搞革命,可见他的精神到近代还管用。普通老百姓提起他,敬的不是什么高高在上的英雄,而是那个为国为民拼了命的真汉子。 欧阳氏的事儿虽然没他老公那么轰轰烈烈,但也让人动容。她不是啥大人物,就是个被命运折腾得够呛的女人,可她选择了跟丈夫站在一起,用命证明了自己的心。这种夫妻情分,搁现在也少见。他们的故事,搁哪儿讲都能让人鼻子一酸。
1283年,文天祥在元大都被砍头,元帝大发“慈悲”,允许他沦为官奴的妻子欧阳氏为
夜听历史
2025-07-16 23:22:3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