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卫生部被求放过咖喱角#【印媒:请卫生部放过我们的“咖喱角”】#印媒发文请

环球网 2025-07-18 08:03:37

#印度卫生部被求放过咖喱角# 【印媒:请卫生部放过我们的“咖喱角”】#印媒发文请卫生部放过咖喱角# 《印度快报》7月15日文章,原题:请卫生部放过我们的咖喱角 禁止所有美味食物是确保健康饮食的唯一方式吗?我不禁困惑:我们和食物的关系究竟哪里出了问题?我们所有人都像2008年皮克斯动画电影《机器人总动员》里的人类那样,把食物做成药丸或用吸管进食,食物沦为纯粹的营养补给。这不是高效,而是剥夺快乐。

在这个痴迷减肥、身材羞辱、饥饿负罪的文化里,如今商家推销食品时,不再强调含有什么,而是标榜不含什么。正如网络笑话所言,我们身处一个超级简单、两种原料、低卡路里、免烘焙、免冷藏、无面粉、无糖、无麸质、无蛋、无碳水、无脂肪、无豆类、无羔羊、无肥猪、无狗狗、无鸡肉、无火鸡、无兔肉——总之你能说出来的都不含的“高蛋白花生酱香蕉燕麦棒”时代。

在此背景下,印度卫生部要求学校、办公室和公共机构在食堂张贴告示牌,警示人们食品中的脂肪和糖分含量。于是,酥脆掉渣、馅料香辣的咖喱角将因反式脂肪含量高被批判;午后提神的奶茶将因含糖量高被审视。那些超负荷的公务员、低薪职员以及不堪重负的学生,该去何处寻找慰藉?

仅用蛋白质、脂肪或纤维含量来衡量食物的营养价值是愚蠢的。作为多数人仅存的感官享受之一,食物能带来慰藉与静谧的喜悦。它给予肯定与安全感,定义着我们日常生活的基调,怎能被简化为卡路里数值?

这就是21世纪人类必须背负的十字架。人类历史上食物从未如此丰盛,却也从未承载过如此多关于自我与躯体的复杂情绪。我们会因当天没走满一万步而告诉自己“不配”再吃一勺冰激凌,会因偷吃比萨蛋糕产生“破戒”负罪感,又为只吃一勺米饭配烤鱼和蒸西蓝花而自鸣得意。饥饿不再是生理本能,而成了精密计算——算计营养素、“无效”卡路里、“好”脂肪与“坏”脂肪。

除了食物本身,该受指责的对象还很多,比如这个时代的信息过载、养生博主兜售的半吊子建议、将食物和相关焦虑转化为利润的食品加工与健身产业。在追求更好生活与更健康饮食时,别让快乐成为牺牲品。是时候发出求救信号:饶了我们的咖喱角,让我们的糖丝卷保持原样吧。(作者普贾·皮莱,余枫译)

0 阅读:25

猜你喜欢

环球网

环球网

环球网官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