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首长,我叫张荣清,我的真实身份是日本人。”此言一出,现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

裂谷长河娱乐 2025-07-18 11:45:11

“报告首长,我叫张荣清,我的真实身份是日本人。”此言一出,现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抗美援朝战场上,我军竟然出现了一名日本志愿者。 1933年,砂原惠出生在日本福冈县一个武士家庭,家里庭院有几棵樱花树,春天的花瓣总会飘满院子。父亲是铁路技师,讨厌日本的军国主义,崇尚和平。1937年,七七事变后,父亲被派到伪满洲国铁路局干活,带着四岁的砂原惠和妻子来到中国东北。火车哐当哐当开往陌生的地方,小小的砂原惠趴在车窗边,看着窗外的雪原和村庄,第一次感受中国的大地。他父亲不想让他上日本学校,觉得中国文化更有意思,于是让他跟当地小孩一起读书。每天早上,他在土屋里跟着先生学《三字经》,用毛笔歪歪扭扭写汉字,晚上和村里的孩子在田埂上追着玩,嘴里嚷着刚学会的东北话。 1945年,日本投降,父亲却得了重病,没能熬过去。临死前,他把妻儿托付给一个中国徒弟,交代送他们回日本。徒弟带着砂原惠母子赶往辽宁港口,想搭船回国,可人潮汹涌,挤得晕头转向,徒弟跟他们走散了。母子俩孤零零留在东北,只好在一个小村庄安顿下来。母亲不会说中文,靠给人缝衣服换点粮食,砂原惠才十二岁,就得去地主家放牛。 村里人慢慢看出他们是日本人,但见母子俩老实巴交,干活勤快,也没为难,还常送点吃的过去。砂原惠怕身份暴露,平时不敢多说话,村里人帮他起了个中国名字“张荣清”,他挺喜欢,觉得跟三国里的张飞一样豪气。 解放战争来了,共产党推土改,张荣清家分到三十多亩地,日子总算有了盼头。他对共产党的理念很认同,觉得这帮人真心为老百姓着想。1948年,他瞒着母亲,谎报年龄,跑去参加东北民主联军,当上侦察兵。从辽沈战役到平津战役,他扛着枪,跑遍了战场,立了不少功,战友都夸他胆大心细。1950年,抗美援朝开始,他又报名加入志愿军,填表时国籍一栏写“中国”,因为他打心底觉得自己是中国人。 朝鲜战场上,张荣清干得卖力。他当过侦察兵,常常半夜摸到敌军阵地附近,记下火力点的位置。有一回,他装成朝鲜村民,背着箩筐混进敌占区,骗过美军检查,带回了关键情报。战友们都把他当自家兄弟,谁也没想过他不是中国人。1951年春天,部队突然收到一封电报,查到他的档案有问题。上级把他叫到指挥部,政委直接问他真实身份。他没犹豫,坦白自己是日本人,名叫砂原惠,但强调自己在中国长大,把中国当家,参军是为了报答这片土地。众人听完都愣了,感动归感动,但规定摆在那,外籍人不能上战场,他只能被调回国内。 回国后,张荣清被安排到东北航校当翻译,帮着沟通日籍技术人员和中国人。这些日本人吃着白米饭,他却想起前线战友啃土豆的日子,气得不想吃饭。领导劝他,这些技术人员也在为新中国出力,他才慢慢接受,继续干好工作。1955年,中日遣返协议签了,他和母亲被送回日本。到了东京,他完全不适应,街上的日语听着别扭,饭菜也不合胃口。他常想起东北的村庄和战场上的日子,觉得自己骨子里是中国人。后来,他干起了中日贸易,经常跑回中国,每次回到东北的村子,他都会去看看当年的老房子。 2021年,张荣清88岁去世。临终前,他攥着一枚志愿军徽章,交代家人把骨灰撒在中国的田野里。后来,他的骨灰真被带回东北,撒在当年的村庄,风一吹,融进了那片他深爱的土地。他的故事传开后,很多人被感动,一个日本人用半生为中国奋斗,展现了跨越国界的信念。

0 阅读:79
裂谷长河娱乐

裂谷长河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