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笑谈[超话]【在废墟与重生间感悟生命力量——唐山抗震纪念馆社会实践纪实】大

博速搞笑 2025-07-19 10:31:07

秦岭笑谈[超话]【在废墟与重生间感悟生命力量—— 唐山抗震纪念馆社会实践纪实】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曲阜师范大学社会实践三下乡 为了传承红色文化、汲取革命精神,曲阜师范大学“统忆烽火”社会实践小队于2025年7月15日走进唐山抗震纪念馆-坐落于地震遗址公园的红色教育基地,在斑驳的历史印记与鲜活的生命故事中,完成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实践队员们明白,此次实践不仅是对红色历史的追寻,更是对传承革命精神的使命担当。为了更好的体悟其精神,传承其内涵,实践正式开始前,实践队员们首先通过查阅资料,初步了解了唐山抗震纪念馆的基本情况。唐山抗震纪念馆始建于 1986 年,坐落于唐山地震遗址公园核心区域,是为纪念 1976 年唐山大地震及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伟大历程而建。馆内以 “灾难 — 救援 — 重建 — 振兴” 为主线,通过 6 个展厅、千余件实物展品与百余组场景复原,全方位展现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这座矗立在地震遗址旁的建筑,不仅承载着 1976 年那场灾难的集体记忆,更镌刻着一座城市从废墟中崛起的不朽传奇。怀着对先辈们的缅怀之心、敬畏之情,实践队员们走进了抗震纪念馆。步入纪念馆序厅,迎面而来的是一面巨大的时间墙,时间定格在1976 年 7 月 28 日 3 时 42 分。实践队员们在讲解员那里了解到,“当时唐山市区 80% 的建筑倒塌,24 万人失去生命,16 万人重伤,整个城市瞬间变成一片废墟。”在 “地震灾难” 展区,一组实景复原场景令队员们久久不能平静。倾斜的房屋框架、散落的生活用品、凝固在裂缝中的时钟,无一不在向实践队员们诉说着灾难发生时的惨烈。转过拐角,在“八方支援” 展区实践队员们深刻理解了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的真正含义。墙上悬挂的巨幅照片里,满载救援物资的卡车在泥泞中前行,解放军战士用双手扒开废墟,医护人员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抢救伤员。展柜中一份份泛黄的电报格外醒目:“上海医疗队即刻启程”“辽宁调拨救灾帐篷一万顶”“全国各地捐款物源源不断运往唐山”。这种跨越地域的守望相助,让实践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人性在灾难面前的熠熠光辉。接着,实践队员们来到了用巨大的沙盘展示唐山重建的壮阔历程的“城市重生” 展区。从临时搭建的抗震棚到规划整齐的新城区,从废墟上崛起的工厂到现代化的城市设施,一张张对比照片见证了奇迹的发生。特别吸引实践队员们注意的是 1986 年邓小平同志为唐山题词 “唐山人民有志气,自力更生重建家园” 的手稿,苍劲有力的字迹中蕴含着无穷的精神力量。如今的唐山已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城市,钢铁、装备制造等产业蓬勃发展,2024 年 GDP 突破 8000 亿元,这些成就背后,是唐山人民不服输、不放弃的奋斗精神。这次社会实践让实践队员们深刻认识到,抗震精神不仅是唐山的精神财富,更是整个民族的精神力量。这精神告诉我们,无论遭遇多大的挫折,只要心存希望、团结奋斗,就能创造奇迹。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实践队员们明白,我们或许不会经历那样的灾难,但这种在苦难中凝聚的精神力量,将永远指引我们直面人生的风雨,在各自的岗位上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奋斗篇章。

0 阅读:0
博速搞笑

博速搞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