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31岁的张作霖强势娶了18岁的许澍旸。大婚当夜,张作霖搂着许澍旸纤细

陌上伊人笑 2025-07-19 12:20:26

1906年,31岁的张作霖强势娶了18岁的许澍旸。大婚当夜,张作霖搂着许澍旸纤细的腰肢,高兴的说:“你把老子伺候舒服了,要啥我都给!”然而,许澍旸提出的要求,却让他陷入两难境地。 张作霖出生在1875年的辽宁海城,那地方穷山恶水,他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父亲早死,他12岁就辍学给人放猪。后来他混进绿林,当土匪抢劫过日子,靠着胆大心黑,一步步投靠清军。1900年左右,他剿匪有功,升了官,到1906年已经是新民府五营管带,手里握着兵权,地盘也扩大了。作为奉系军阀的头子,他娶妻不光是为个人,还为巩固势力,多娶几个姨太太是常态。那时候他已经娶了赵春桂、卢寿萱和戴宪玉三位夫人,各有背景帮他稳固地位。 许澍旸比他小13岁,1888年生在河北一个铁匠家,早年父亲病故,她跟母亲到辽西讨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她每天干活洗衣,靠给人缝补赚点小钱。1906年,张作霖巡视村子时看上她,派人查家底,直接让私塾先生上门提亲。许母没啥选择,村长也劝说,这事就这么定了。她成了第四姨太,进门后低调做事,帮着管家务,侍奉前辈,大太太还常给点银钱赏她。张作霖对她器重,但也按旧规矩管着,不让她抛头露面。 这段婚姻不是浪漫故事,张作霖的强势作风显露无遗,他娶她更多是看中她的年轻和朴实,能生养后代稳家业。许澍旸进府后,很快适应环境,但她有自己的想法,这点后来慢慢显露。张作霖的军阀身份让他在东北呼风唤雨,可家庭内部的事也让他头疼,尤其是面对姨太太们的需求。他扩张势力时,娶妻成了政治工具,但许澍旸的出现,让他家庭结构更复杂。 张作霖在婚后没多久,就面对许澍旸提出的要求,这事让他左右为难。他本以为娶个年轻媳妇,能安稳伺候自己,谁知她要的东西不是金银首饰,而是去学校念书。这在当时军阀圈子是新鲜事,张作霖信奉旧传统,觉得女人该在家守本分,不该外出学洋知识。他犹豫了几天,怕拒绝伤和气,又怕答应丢面子。最后在二姨太劝说下,他点头让她进奉天女子师范学校。 许澍旸入学后认真学习,可学校里传出闲话,说军阀姨太来读书不合适。消息传回张府,他发火了,直接让人接她回家辍学。她没再争,转而跟府中老先生学古籍,慢慢掌握历史知识。这事反映出张作霖的保守,他作为军阀,靠枪杆子起家,对教育不重视,尤其对女人。 婚后几年,许澍旸生下张怀瞳、张学曾、张怀曦和张学思四个孩子。她管家勤俭,不让奢侈腐蚀家庭,下人递东西她都仔细查验。一次生日宴,其他孩子穿绸缎耀眼,她的子女穿布衣安静坐着,张作霖问起,她说不必张扬免惯坏他们。他想想也对,从此没追究。她对张学思管教严,孩子争执时他砸伤哥哥,她直接让他跪祠堂,还用戒尺抽打,让他学会忍让。后来她教他书法,手握腕示范,他渐渐稳重。 孩子们长大,张怀瞳嫁给赵尔巽儿子,后去美国深造,在联合国任职。张学曾留学日本、英国、美国,进联合国秘书处工作,娶妻生子定居那里。张怀曦解除婚约后考入剑桥,毕业后华盛顿找事做,再婚后生孩子,生活稳定。张学思不一样,他进南京陆军军官学校,七七事变后留国内抗日,没走海外路。 1928年皇姑屯事件,张作霖火车爆炸没了,她带孩子去天津避难。后来部分子女出国,她劝张学思一起去,他摇头,说国家危难得留下来。她支持他,自己去了美国,但心里总想着国内。张学思投身革命,1949年后任辽东省政府主席,还获少将衔。她回国后,见儿子有出息,就写信劝国民党旧部周福成起义,利用旧关系促成事。 晚年她在北京低调生活,1978年病逝,享年90岁,安葬八宝山公墓。这一家子的故事,从军阀后代到各奔东西,许澍旸的教育起大作用。她没被张作霖的强势淹没,坚持自己的方式,影响了后代。张作霖的军阀路子让他风光一时,但最终也没逃过时代变迁。他的家庭教育模式,本来容易让孩子骄奢,但许澍旸改了轨道,让他们没靠家业,而是靠本事立足。张学思的选择最特别,他出身军阀,却选了革命路,这在当时是冒险,但家人后来认可。 看完这个故事,你对张作霖和许澍旸的婚姻怎么想?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说说类似历史故事。

0 阅读:209

猜你喜欢

陌上伊人笑

陌上伊人笑

‌感谢大家关注,我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好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