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和中国签署了价值 3.5 亿美元的苏伊士运河经济区安全、防御和扩建协议 中国将协助埃及构建覆盖运河经济区的智能安防系统,包括部署中电科54所研发的"天网"监控平台、大疆行业级无人机巡逻体系,以及红鹰-8B防空系统。该系统可实时追踪200公里范围内可疑目标,响应时间缩短至90秒。 中方将扩建苏科纳港三期工程,新增4个20万吨级泊位,使年吞吐量提升至300万标准箱。配套建设的泰达工业园区将引入50家中国高端制造企业,形成"港口-产业-安防"三位一体布局。 美国"繁荣卫士"护航联盟在红海的军事存在因该协议效力下降,埃及拒绝美军免费通行要求后,转而依靠中国技术实现自主防御。以色列智库评估显示,运河经济区中国装备占比超60%,大幅降低美以军事威慑的有效性。 协议包含人民币结算条款,埃及运河收入20%将直接兑换为人民币储备。这直接冲击美元在区域贸易中的支配地位,抵消了美国通过IMF贷款施加的经济压力。以色列此前依赖的"经济制裁+军事封锁"对埃策略宣告失效。 俄罗斯随即宣布向埃及提供S-500防空系统,与中国红鹰-8B形成高低空互补防御网。美中央司令部评估认为,这标志着"开罗-莫斯科-北京"轴心在运河控制权上形成实质性联盟。 沙特、阿联酋已启动类似安全合作协议谈判,计划引入中国北斗导航系统替代GPS。地区国家普遍将中埃协议视为"去美国化"的示范案例。 该协议通过"硬防御+软基建"组合拳,使埃及在美中博弈中获得战略自主权,标志着美国"运河霸权"时代的终结。以色列国家安全委员会已将此列为"2025年十大威胁"之首。
美媒:中方亮出了“杀手锏”!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随着巴拿马运河港口交易日益
【3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