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墨西哥不讲信用撕毁中国300亿高铁订单,2.7亿违约金只赔了810万

喝酸奶不舔盖啊 2025-07-22 18:30:54

2014年,墨西哥不讲信用撕毁中国300亿高铁订单,2.7亿违约金只赔了810万。

这事儿一出,直接把中国企业整懵了。

要知道,为了这个项目,中方团队准备了整整一年,从实地勘测到技术方案,每个细节都抠得死死的,结果人家一句话就给否了。

更让人窝火的是,墨西哥不仅撕毁合同,连违约金都没诚意。

按照协议,他们得赔2.7亿人民币,可最后只甩了810万过来,这连零头都不够。

后来有消息说,这背后可能有美国的影子。

毕竟墨西哥离美国太近,美国一直把拉美当自家后院,哪能看着中国在这儿搞基建扩张?

据说当时美国国会还专门开了听证会,讨论怎么“阻击中国高铁南下”。

墨西哥以为没了中国,他们还能找别人。

2015年,他们重新招标,结果德国、法国几家公司倒是来了,但报价比中国高了40%不说,工期还延长了两年。

墨西哥政府咬咬牙签了合同,可没过多久,这些欧洲公司就开始闹幺蛾子:今天说材料涨价,明天说当地环保组织抗议,项目进度比蜗牛爬还慢。

到2016年,墨西哥实在扛不住,又把合同给取消了。

这回他们学聪明了,连违约金都没赔,直接把锅甩给“不可抗力”。

到了2020年,墨西哥人发现,这个项目没中国还真玩不转。

欧洲公司撤了之后,当地承包商根本搞不定高铁的技术难题,路基修了一半就停工,隧道挖了几百米就漏水。

更要命的是,墨西哥城到克雷塔罗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大,政府天天被老百姓骂。

没办法,他们又厚着脸皮来找中国。

这回中国可没那么好说话了,直接提出三个条件:第一,违约金必须按原合同补齐;第二,项目51%的股权得由中方控股;第三,所有核心技术必须用中国标准。

墨西哥政府一听就傻眼了。

违约金补齐意味着他们得再掏出2.6亿,这对当时财政吃紧的墨西哥来说可不是小数目;股权让渡相当于把项目控制权交给中国,国内舆论肯定炸锅;中国标准更是动了欧美企业的奶酪,美国那边已经开始施压。

墨西哥磨磨蹭蹭谈了大半年,最后只答应支付1.5亿违约金,股权和标准的事儿死活不松口。

中国一看这诚意不够,直接把合作模式改成了“技术输出”——我们可以提供高铁设计和设备,但施工得用中国指定的本地公司,而且每公里得给我们5%的技术授权费。

这场拉锯战折腾了三年,到2023年,墨西哥终于妥协了。

他们支付了剩余的1.2亿违约金,同意中方控股30%,并且在核心系统上采用中国技术。

不过原合同里的270亿订单没恢复,而是拆分成了三个子项目,每个项目单独招标。

中国企业虽然没拿到全部订单,但通过技术输出和设备出口,还是在墨西哥市场站稳了脚跟。

现在这条高铁还在修,时不时传出当地工人抱怨“中国标准太严格”的新闻,但谁都知道,没中国,他们连轨道都铺不直。

这场风波说白了就是一场博弈。

墨西哥想占便宜,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美国想搅局,最后还是得看着中国技术一点点渗透。

中国也学乖了,不再追求“大单通吃”,而是通过技术控制和股权绑定,把主动权牢牢攥在手里。

毕竟在国际市场上,光有好心肠可不行,还得有硬手腕。

那些跟着起哄的国家,看着热闹,其实心里都明镜似的——现在的中国,早不是当年任人宰割的角色了。

你觉得墨西哥这次会老实合作吗?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0 阅读:69
喝酸奶不舔盖啊

喝酸奶不舔盖啊

喝酸奶不舔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