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终于明白为啥打不赢:这仗不是跟乌克兰打的。
俄乌冲突持续了三年多,俄罗斯发现自己的对手并不是乌克兰,而是整个北约。
北约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但通过源源不断的军事援助和后勤支持,乌克兰几乎成了北约的前线。
俄军摧毁一座兵工厂,第二天波兰港口就能卸下德国零件组装新武器;炸掉一个弹药库,美国的军援专机已经降落在欧洲机场。
乌克兰享受着北约的全方位输血,泽连斯基更是成了欧美峰会的常客,理直气壮地“在线下单”要军援。
俄罗斯最初的目标是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结果却把乌克兰打成了北约在东欧的军事特区。
战争打到现在,俄罗斯面对的不仅是一个国家,而是一个由几十个工业国组成的后勤网络。
尽管俄军可以摧毁乌克兰的基础设施,但无法撼动整个西方的军工体系。
不过,战争不仅是武器的较量,更是人命的消耗。
乌克兰的人力损耗触目惊心,近期阵亡人员交换比达到了1比21,虽然有雇佣兵补充,但面对绞肉机般的战场,终究是杯水车下。
俄罗斯似乎想通过消耗战拖垮对手,逐步消化占领区,稳定后方,甚至把战争变成拉动国内军工经济的引擎。
但问题是,俄罗斯真的耗得起吗?
欧洲各国被能源危机和通货膨胀搞得焦头烂额,经济衰退,民众怨声载道,但他们还是硬着头皮掏空武库给乌克兰续命。
俄罗斯自己也面临上万项经济制裁,战争开销是个无底洞。
有人建议俄罗斯擒贼先擒王,直接对准北约,找个跳得最欢的欧洲国家按在地上摩擦,或者把核潜艇开到美国西海岸溜达一圈。
可惜,这终究是键盘上的爽文,一旦战火烧出乌克兰,就可能引发不可控的世界大战。
你觉得俄罗斯还能撑多久?
用户11xxx05
说这话给他妈没说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