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能“蠢”到什么地步?
看看瑞典就懂了,这地方三十年前富得流油,人均GDP吊打美国,靠卖军火躺着数钱,街上安全得能让孩子随便撒欢。
结果现在满大街难民扎堆,本地人躲在家里不敢出门——你猜怎么着?
全是他们自己“作”出来的。
“我们不应该拒绝难民,他们都是善良的,我们应该接受他们,瑞典是博爱之都,我们要尊重难民的人权,居民也要跟他们生活在一起。”
很难想象瑞典这样一个北欧模范国家会把自己推向火坑吗,别人拒绝难民,他说要尊重人权,大肆接纳,难民频频在瑞典发生恶性事件,他们要提供更多的社会福利给难民,难民打砸抢,瑞典反而放开接纳难民的通道。
总之不管难民的数量有多少,瑞典大包大揽全部接手,哪怕是被英国嘲讽“强奸之都”也不改变自己的作风,毕竟如迪安自认为他社会福利好,就应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要当人类之光,可谁能想到却成了如今这样人人畏惧的地方。
倘若时间回到20年前,不知道瑞典是否会接纳难民,但现在瑞典铁定是悔不当初,后悔在别人拒绝接纳难民的时候,他当出头鸟,非要展示一波自己的爱心。
遥想30年前的瑞典,可以称得上是人间天堂,人人都想有一个瑞典户口,将人人平等、男女平等贯彻到了极致,要说哪个国家更靠近理想之国,瑞典绝对有一份。
瑞典奉行绝对的自主,不接受别人对他的干涉,也不会主动干涉别的国家,对北约没有丝毫兴趣,甚至连二战都很少波及瑞典,跟美国一样两头押宝,刚开战就对德国英国说,你们打仗,我不打,但是也别想来欺负我,我的军队投资不比你们差多少。
瑞典是典型的谁赢他们帮谁,谁占据优势他们帮谁,但始终不参与任何战争,扩建军队也只是为了自保,当然人家也有辉煌的历史,反法战争抵御拿破仑,瑞典是主力国家,二战结束后,瑞典又是收购又是合并,拉了不少工业设备。
二战结束后,因为自身没有受到太大波及,军事力量保持的相对比较稳定,也没有人敢招惹,让他有了一段飞速发展的机会,也不用因为北约受到美国的制裁。
有了军事上的支持,吃到二战结束的红利,经济上的加持,瑞典的社会福利也加持到了极致,产假以年做单位,生个孩子一年半产假不成问题,生下来就给孩子送钱,甚至是在瑞典定居的外国人,只要居住超过一段时间,瑞典也给送钱,教育几乎免费。
从方方面面把瑞典打造成“理想国”,哪怕是在家当宅男,光凭社会福利就能领到不少的钱,这样的风土人情,再加上教育风格,让瑞典吸纳了不少有钱人的到来。
也许是常年的高福利生活让生活在蜜糖罐里的瑞典膨胀了,在难民大举入侵欧洲的时候,瑞典喊出了保障人权的口号,宣扬自己的人文主义,大家都明白瑞典想在树立名声。
瑞典也是钱多的没地方花了,对难民仿佛是对待上帝一样,光是给难民的暂住地比国内大部分酒店都要豪华,给难民的社会福利,让不少欧洲国家都为之羡慕,手把手教难民如何在瑞典生存下来。
要说帮助难民也没什么,但问题在于,瑞典善心发作,其他的国家都是严格审查,严禁严出,瑞典可倒好,审查极其松散,根本不在意这些难民的背景、性格,在难民数量少的时候还好,等到难民数量越来越多,矛盾就集中爆发了。
瑞典对难民好,但难民可不接受瑞典的好意,各种民事、刑事案件一个接一个的来,纵火案差不多一天一起,搞得本地人都接受不了,怨声载道,原本和睦的国家被难民搞得一团糟,偏偏瑞典为了人权考虑,又不敢对这些难民大肆遣返。
源源不断的难民扎根,瑞典的情况更加糟糕,超出了瑞典自我调解的范围,曾经的福利之都变成“强奸之都”,甚至都用不了一代人,但要恢复曾经的人间天堂,恐怕50年都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