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之战,最大的成果不是拖垮了俄罗斯,也不是打残了乌克兰,更不是美国大赚特赚了,而是让德国找到了强军突破的借口。德国总理默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德国的军事实力相比于其他国家而言,实在是太差了。为了加强德国军力,德国正在进行二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笔军费投资。
在俄乌冲突爆发三年多后,人们总以为这场战争的最大赢家是美国军火商,或者俄罗斯被拖入泥潭,乌克兰付出惨重代价。可你有没有想过,隐藏在背后的真正受益者可能是德国? 俄乌冲突2022年爆发后,德国国防政策发生重大转变。默茨当时作为反对党领袖,批评军队装备老化,士兵训练不足。2025年上任后,他公开表示德国军事实力落后,需要立即加强。德国启动二战后最大规模军费投入,设立特殊基金,总额接近4000亿欧元。 这些资金用于采购先进装备,如F-35战斗机和升级豹2坦克。海军投资新舰艇,陆军计划扩充规模。现役军人约18万人,目标增至20万以上。
默茨称俄罗斯威胁欧洲稳定,德国援助乌克兰包括提供IRIS-T防空系统和猎豹火炮。这笔投资旨在提升作战能力,让德国在地区局势中更有话语权。借俄乌之机,德国找到了突破二战限制的理由,推动军工复苏。德国的军力提升不是空谈,而是针对具体问题。过去几年,军队面临装备短缺,如坦克和飞机老旧。默茨政府通过借款计划,优先更新空军和海军资产。 采购F-35旨在加强空中威慑,升级坦克提升地面机动性。军队扩员包括招募新兵,强化训练项目。援助乌克兰方面,德国已成为主要捐助国,提供价值数十亿欧元武器,包括爱国者导弹系统。这不仅支持乌克兰抵抗,还刺激本国军工业发展。
默茨强调,欧洲需减少对美国依赖,德国应承担更多责任。这种转变源于俄乌冲突的现实压力,让德国立场转向更主动防御。国防扩张的推进体现在预算增长上。2025年,德国国防开支升至880亿欧元,占GDP 1.9%,目标2029年达3.5%。默茨推动资金分配,重点导弹系统和无人机生产。 援助乌克兰持续,提供长程导弹开发支持。军队规模扩张包括基础设施升级,如边境基地修建。默茨重申北约承诺,与盟友协调联合演习。德国定位为欧洲国防支柱,减少对外部依赖。这种发展源于俄乌冲突的催化,德国借此机会重塑军力,避免重复历史错误。默茨领导下,这些变革稳步实施,监督预算执行,确保资金高效使用。